第687章 软柿子(1 / 2)

加入书签

杨明越想越觉得不舒坦,暗自琢磨:等庄佳慧回去上班了,说什么也得让她把孩子抱过来,自己好好稀罕稀罕,补补当爹的念想。

如今的琉璃厂,私人产权商铺凤毛麟角,临街那些颇具烟火气的铺面,大多归国营单位所有。

正因私人商铺数量稀少,一旦遇上拆迁改造这样关乎生计大事,这几家私人商铺的主人,自然会主动相互通气、交换消息,毕竟人多力量大,多一份沟通便多一分底气。

杨明心里装着事儿,第二天一早就四处打听情况,可这一了解,心里的疑惑不仅没解开,反倒更重了。

原来,其他几家私人商铺接到的拆迁通知,和他手里的那份截然不同。

人家拿到的是正式的《房屋补偿办法》,上面明明白白写着具体规定:既要按照被拆除房屋原建筑面积的重置价格,对房屋所有人给予补偿。

若是拆除非成套住宅性质的商铺,还得先将原建筑面积换算成成套住宅房屋的建筑面积,再按照房屋所在区位的拆迁补偿价格,对房屋使用人补足补偿。

虽说这份办法里没直接写明具体补偿金额,但白纸黑字条款清晰规范,一看就是符合政策、合规合法的文件,让人心里有底。

再看看杨明自己手里的通知,内容简单得近乎敷衍,通篇没提半句补偿相关的事,核心就只有一句话:让他在规定期限内搬走。这样的落差,让他越发摸不透其中的缘由。

回到铺子里仔细寻思,他逐渐琢磨出点头绪。附近那几家私人商铺,无一例外都是临街的单层铺面,门面窄小,后头连个像样的院子都没有,顶多就是个堆放杂物的小隔间。

而那些带后院、格局更完整的铺子,早就被收归国有,成了公家的产业。

这么一对比,自己这处铺子特殊性便凸显出来。不仅是刚建成不久的新铺面,临街门面宽敞,后头还带着个方正的后院,算下来总面积比别家私人商铺大了不止一倍,在这片老胡同区域里,简直是独一份的“好家底”。

“莫非……是有人盯上这处地方了?”这个念头一冒出来,便再也压不下去。

这次琉璃厂改造本是统一规划,可偏偏自己拿到的通知与旁人天差地别,别人有白纸黑字的补偿条款,自己却只有一张催搬的“空文”。

说不定,就是有人借着改造的由头,想把他这处稀缺带院商铺悄无声息据为己有,见他是个“新来的”,便想先拿软柿子捏。

想通这一层,杨明不由得摇头苦笑。自打穿越到这个年代,他一直夹着尾巴做人,从不敢像那些暴发户似的张扬。

铺子的装修只求实用,平日里出门也总是一身朴素衣装,手里的闲钱要么存进银行,要么借别人名头投资项目。知道自己手里有钱的,不过是几个相处不错朋友。

如果真是有人惦记上自己这处地方了,那他肯定是不了解自己,以为自己没背景好欺负。

“那好吧,既然这样,那这次咱们就走着瞧吧!”他打定主意,准备看看是何人敢觊觎自己这处地方。

主意既定,杨明便不再理会这事儿。如果自己猜测不错的话,随后应该还有人上门骚扰。

柜台上的电话响了,杨明快步走过去接起,听筒里传来庄佳慧的声音:“刚才去哪儿了?打了好几遍都没人接。我已经到杂志社了,你这会儿有空的话,过来一趟?”

“刚出去在附近转了。”杨明随口应着,心里惦记着没见过面的女儿,忍不住追问,“对了,你是自己过去的,还是带着闺女一起?”。

“孩子还小,这几天风大,怕出门着凉,等天暖和些再带她出来。”庄佳慧语气言简意赅,没顾上细想杨明的急切。

挂了电话,杨明随手锁上铺子门,径直往停车的地方走,发动车子就往杂志社赶。

这边庄佳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