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书院白鹿行(4 / 5)

加入书签

    几位教授有一些感兴趣,殷夫人对此也有些意动。

    游学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遍访名师,寻求治国安邦之道,开创了游学的风气。

    此后,游学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方式,被广大士子所接受和推崇。

    当然和春秋时期相比氛围就不够崇古。

    三千人的数量确实有些多了,也没有那么多的战车长矛甲胄给书院武装。

    朝廷是既不让,也不敢。

    毕竟现在游学的环境大致上也不会穿过几国战场,也不需要攻打和守备城池。

    所以不断的演变成了更学术更世俗一点的风格。

    通过游学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思想体系,向名师大儒请教学问。

    比如于公的儒家长矛运用之法,以及战车驾驭之法都是不同书院之中学来的绝技。

    这些都是正统的儒家绝学,可惜大环境在改变,已经有失传的风险。

    游学还能拓宽视野,增长阅历。

    ‘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

    行万里路的过程中也不会是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这些可以锻炼意志品质和应对能力。

    老派儒生游学途中的长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