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钱塘教父(4 / 5)
sp;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光如炬,语气却罕见地缓和了几分:“既然来了钱塘,就好好做事。”
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瞥了许宣一眼:“若有疑难,不妨多向许宣请教。”
“若是有他三分手段……有些事情,本不必闹得那般难堪。”
这话听着像是勉励,实则暗藏机锋。
当许宣带着西门县令走出觐天书院时,这位中年男人仍有些恍惚。
三大书院……就这么“平趟”了?
崇绮书院对他客客气气,觐天书院连于公都默认了许宣的“指导”地位……
这简直是史诗级的成就,就这么活生生摆在眼前!
西门县令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自己寒窗苦读几十年,兢兢业业为官半生,结果还不如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混得开?
太震撼了。
第三天。
钱塘的世家豪商齐聚一堂,热热闹闹地给西门县令办了场接风宴。
这次和上次的冷清截然不同。
上次来的全是边缘人物,这次却连各家家主都亲自到场。
原因很简单。
许宣端着酒杯,笑吟吟地站在主桌前,当众宣布:
“西门县令,是我的好兄弟。”
此话一出,全场沸腾。
原本还端着架子的豪绅们,瞬间换上一副热情洋溢的笑脸,争先恐后地涌上来敬酒。
甚至有几位家主当场表示要“捐资助学”“修桥铺路”,全力支持西门县令的政绩工程。
西门县令:“……”
三天前,他还是个人人避之不及的“晦气县令”。
三天后,他竟然成了钱塘豪绅的座上宾?
这世道……真的太魔幻了。
散场之后,许宣留下西门县令,又简单说了几句。
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
“在这里好好干,有什么事情,就联系保安堂。”
“钱塘……不,扬州境内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却又重若千钧。不是夸口,而是陈述事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