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王君雅(2 / 4)
赎金。易苗对打听他人的家世不感兴趣,没有详细询问,她们愿意说多少,就听多少。
没走几天,他们过了陈国边境,就来到了颖城。颖城的城墙不高,没有武州的城墙高,考虑到它是个边境军镇,又是和陈国接壤,城墙矮一些,也就很合理了。易苗一行人来到城门口,六个男人带着两个穿着华丽的年轻女子,后面还跟着五十多匹马。既不像过路的,也不像贩马的,在城门口毫无意外的被守城士兵拦了下来。两名赵国女子主动到士兵跟前小声说了些什么,就有几名士兵带着他们进了城。一行人被带到城中,来到放着一对巨大石狮的衙门口。大家都下了马,很快又被带到了衙门大堂中,这里是颖城的军镇衙门,城中居住的都是些军人家属和一些为军队服务的人,这里没有别的衙门,所有的事务都是由军镇衙门来处理。
两名女子被直接带去了后堂,易苗等六人只能无聊的打量起这里来。这是一个不大的衙门大堂,正中放着一张朴素的案几,案几上放着易苗熟悉的令箭令旗,还有文房四宝。案几后的上方挂着一张匾额,上面写着“明察秋毫”四个大字。匾额下是一副巨大的麒麟逐日的屏风,彰显着衙门的威仪。大堂两侧整齐的排放着出行的仪仗用品,仪仗用品前摆放了六张杉木做的官帽椅和四张茶几。所有陈设简单干练,都是些实用的东西。
六人在大堂内等了大约半个时辰,正有些不耐烦。后堂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面色微黑,五官棱角分明,留着五柳短须,约四十多岁的男人带着两名士兵,进了大堂。这人来到六人跟前,施了一礼,说道:“在下王君雅,和世侄女久别重逢,在后堂多说了几句,怠慢了众位英雄,实在失礼,请勿怪罪。”
六人躬身抱拳还礼,易苗说:“人之常情,人之常情。”
王君雅摆摆手说:“诸位快快请坐。我们坐下说话。”他自己走到大堂正中的案几前坐了下来。易苗等人也先后落座。
王君雅单刀直入:“诸位的事,两位侄女给我说了,我还有些不明白的事,想请教一下。”易苗颔首:“请讲。”王君雅问:“各位都是陈国人,千里迢迢到赵国所为何事?”易苗苦笑了一下:“实不相瞒,我等本是东京城的禁军,因为得罪了权贵,所以在陈国呆不下去了,只好到赵国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