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昏懦”吗(3 / 3)

加入书签

  唐朝世风开放,女性参政的障碍相对较弱,武则天参与朝政是出于高宗的意愿,与历史上评价的高宗任由武则天“专作威福”并不相同。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法,自从麟德元年(664)底,高宗处置宰相上官仪以后,每逢上朝,武则天都“垂帘于后”。无论政事大,高宗都会与她商议,中外谓之“二圣”。从高宗上元元年(674)起,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这样一个帝后同尊、并称“二圣”时代的开始,距高宗离开人世还约有十年。也就是,这样的政治格局的确立,是在高宗思维清晰之时。而且,高宗并不是完全依赖武则天一个人,他还常常令皇太子监国,代他处理国政。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直亲自处理国政。在弘道元年(683)三月,即临死前的几个月,高宗仍然关注朝廷宰相的任职状况,并罢免了欺凌舅家的宰相李义琰。所以,高宗委托政事于武则天,虽然心甘情愿,但也不是完全放任。

    唐高宗也许不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皇帝,但绝不是“昏懦”的皇帝。唐高宗平稳地做了35年的皇帝,在唐朝所有皇帝当中,是除了玄宗以外在位时间最长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