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其乐融融(2 / 4)

加入书签

的头,轻声道,“兕子,心着凉了,跟嫂子们呆一块哦,还有啊,地上走路时,别摔到了”

    晋阳公主,名明达,名“兕子”,是长孙皇后所生。性格温婉,太宗有时发脾气,必看着父亲的脸色合宜时为之缓颊,朝臣多受其惠,也因此都喜爱这位公主。

    长孙皇后去世的时候,公主还,不能理解母亲的死,长到五岁,再经过母亲生活过的地方,则悲不自胜。

    与李治乳名‘稚奴’一般,这位最得帝宠的公主。太宗给其起乳名“兕子”。太宗的子女乳名记入史册的,只有李治和晋阳。这两个乳名,都殊不雅观,晋阳尤甚。

    “兕”在古文中被认为是与犀牛并列的另一种动物。根据山海经法,“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也就是其出产地在湖南东南,大约广东福建等地,体形与牛相仿,而有独角。根据这种描述推测,我猜测中国古人可能把双角的犀牛称为“犀”,而把独角的犀牛称为“兕”,具体来,兕应该是中国独角犀,也就是爪哇犀。这种犀牛古代的分布区与山海经的描述接近,体重1吨左右,黑色,最后一头中国独角犀1922年被猎杀,今天中国已经没有这种动物了。

    所以,兕是一种粗笨的动物,而晋阳公主从史料记载看,她的母亲长孙皇后年轻时号“观音婢”,她应该聪慧而美丽,与犀牛这样的动物毫无相似之处。

    有猜测,可能自幼失去母亲的晋阳,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作为父亲,太宗希望她能够如同犀牛一样强健吧,这比对于女儿容德的希望更为强烈。民间还有一,将名字起得贱一些,阎王的生死簿上是不好意思写上的,或许太宗也有此心。

    晋阳公主的传不过二百字,其中“涕”“泣”字出现了三次,两次是公主泣,一次是太宗为公主泣。有泪无声谓之泣,都是伤心到了极吧。

    “好的,四哥真好”晋阳公主甜甜一笑,拉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