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的闪现出来。
李隆基,年近六旬,两鬓未白,但看起来依旧精力充沛,甚至目光锐利。
这是今日韦谅对李隆基最直观的印象。
也是,到了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才开始。
现在才不过天宝元年,李隆基还有十四年执掌朝政的机会,甚至如果不是安史之乱爆发,他这个皇帝还能多坐几年。
但,也仅仅是苟延残喘罢了。
年纪越大,李隆基也越怠政,躲在后宫和杨玉环醉生梦死,安史之乱的爆发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还好。
现在的李隆基,毕竟还没有六十,天下虽然隐患重重,但终究盛世当前,他还是能稳稳掌握的。
因为寒潮而引发的唐蕃战事,李隆基应该能看透这里面的危机和机遇,只是他不知道军前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所以才会有些举措失当。
如今,韦谅将寒潮的影响详细的说给李隆基,那么不管是对于军前,还是地方,他都应该能够有所布局。
同时,韦谅自己,在吐蕃,在军情方面表现出的敏锐特质,相信也能够在李隆基的心底留下极深的印象。
这些东西,是韦谅在除夕夜东宫,被贺知章和王忠嗣提问,最后刻意铭记在心,回来之后,又仔细查阅了诸方消息,才得出的结论。
以他来自后世的眼界,很多话,别说是李隆基了,就是王忠嗣这样久经战阵的宿将,也一样感到惊奇。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