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手指缝里漏一点(1 / 2)
一根根上了年份的老竹被砍下来修理干净,几个老师傅一起扛着竹子在火上转着圈保证竹子均匀接触到火焰。
一点又一点的调整,其中还爆裂了十几根竹子,忙活了足足两日,看到紧密环扣在一起的竹环成功做了出来,众人都很激动。
有了第一个成功的例子后,后边的事情就变得顺利了许多,只花费了预计一半的日子,架子就已经做出来了。
有过做龙骨翻车的经验,滚轴并不难。
“这个要固定到水里,跟翻车不同,如果用木头固定发大水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冲垮,最好就是弄两块巨石凿孔架起来。”
李逸蹲在河边仔细的想了又想,现在蹲着的位置是小岭村溪水偏上游的地方,从这里取水可以保证整个人小岭村的田地都能用上水。
“您说的那风车真的能将水从这溪里把水送到这上头来?”
同样蹲着的还有小岭村村长的小儿子刘柱。
他的妻子是木匠家的小女儿,也跟着岳父学手艺,这次就一起帮着做的风车。
李逸见他机灵会来事,像寻找合适的位置就是刘柱给带的路,把前边的草全都给弄干净了方便李逸行走。
“肯定能,就是这里要怎么才能弄个桩子将风车架起来。”
“这个好办,看到村子里的石头屋了吗,在水里弄一堵石墙,弄块巨石过来不太行,找石头就费功夫,够大的不一定合适,这个太难了。”
因为李逸的平易近人,刘柱在李逸面前说话也胆大。
“在水里怎么能弄得起石墙?”
李逸倒是知道村子里的石头屋。
“嘿嘿,把水截开,这个简单的,现在水流没有以前大,费些功夫搬石头用草跟泥这样一拦就成。”
“这件事就交给你来负责,石台修建要保证能把水车架起来,然后水车要能接到水,你找人干活,回头给算工钱。”
李逸果断把事情安排给刘柱。
“石台能修,但是要保证水车一直能接到水只怕不行,这溪水每年十一月到一月有枯水期。”
“枯水期?这溪水还会断流?”
李逸这一路过来除了淮水河可以说基本没看到什么地方有水的,都是进了城镇里有井的地方才有水,难得看到小岭村的水这般好,没想到会有枯水期。
“我长这么大倒是没遇到过断流的情况,就是溪水浅浅刚好盖过脚背,不过那时候也入冬了,水会结冰,水车也是不能用的。”
“有枯水期是不是还有丰水期?”
这方面的知识是李逸从未接触过的,产生了极大的求知欲。
刘柱见李逸喜欢听,于是絮絮叨叨的说了起来。
“有的,四月到七月,这个时候雨水也多,就是不下雨的时候水也能超过膝盖深,要是下雨的话,水能涨到胸口那么高。”
刘柱站了起来在自己胸前比划了一翻。
李逸闻言有些头大,那要是水流那么大,竹子做的水车岂不是要被水给冲得飘起来,之前他只是单单以自己现在看到的水流大小去估算的。
“不过今年好像没怎么下雨,别处不知道,我们村子因为有溪水又靠着岭,收成还算可以。”
就连刘柱都注意到了不正常,看来百姓比官员更注重这天气的变化。
“你刚才说这一将这水拦起来,那岂不是如同修水坝一样?”
李逸盯着溪水,想着拦起来之后的模样,之前他怎么就没想到。
“若是能够将这小溪分段修水坝,水位抬高,就能储存更多的水。”
这一条溪水流向的地方肯定不少,那么长的溪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