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遇伏(2 / 4)
:“这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军争之法,凡围战之道,围其四面,须开一角,以示生路,使敌战不坚,则军可破。”
“既然围了,那就围而歼之,为什么围了四面,还要开上一角?”张弛对古代行军还是知之甚少。
丁逸之笑了笑,说:“行军打仗,士气极为重要,历来以少胜多的例子,都是生机全无,然后才能绝地反击,兵士明知若不胜就是必死的结果,无不拼死效命。这就是哀兵必胜的道理。如果有一角生路,兵士都想着逃命,就做不到哀兵必胜了。”
张弛这才明白,点了点头。
杜希名知道对方人多,而且对方将领必是熟知兵法,此时正脸色沉重,见这两人还不急不缓的一教一学,忍不住说:“兵贵神速,该做如何处置,还请公子及早定夺。”
张弛知道丁逸之胸怀锦绣,望了望他,这个表弟平时少言寡语,可只要一说话就必定切中关键,既然他肯说话,那必然已经做好了打算。
果然,丁逸之笑着对张弛说道:“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如今敌方兵多将广,此是用奇之时。”
“怎么用奇。”张弛问
“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都是先绝了自己的生机,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丁逸之说得淡定:“如今我们三面被围,若从缺失的一角突围正中敌人计策,不如也来一次破釜沉舟,先绝生机,再绝地反击。”
“不跑,那就是要打么?”张弛其实心中也犯嘀咕,敌军数倍于己,要打的话,恐怕也无胜算。
“不但要打,而且还要直奔对方中军正面冲杀出去,敌人围三缺一,必定料不到我们会直冲中军,防守必然外强中干。只是寻常想来,平常时候中军都是防守最强,如今这用奇之计能不能成,就要看兄长你到底敢不敢了。”
这个计策可真是够胆大的,要是敌军并没有用丁逸之所说的围师必缺的兵法,自己这边直接冲上去,那不是以卵击石么?
丁逸之看出了张弛疑惑,马鞭一指远方敌军中军,说道:“兄长你看看远方烟尘。”
众人顺着丁逸之所指望去,只见远方烟尘弥漫,显然是有大军正在行军,张弛说:“烟尘浓密,恐怕是有不少精兵。”
丁逸之笑了笑:“兄长不知望尘之法,行军时所带起的烟尘,虽然浓但却并不上扬,这样才应该是行军所扬起的灰尘。而且此处深山之中,按照常理,扬起的沙尘,远远望去,最多也就是能把人群掩盖住而已。兄长不觉得这烟尘过于浓密了么?”
听了丁逸之这一说,张弛仔细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
“烟尘如此浓密,想必是障眼法,恐怕……”丁逸之启发张弛说。
“恐怕就是和三国时长坂坡一战,张飞在当阳桥前用的疑兵之计是一个道理,是故意扬起烟尘。”
“正是如此,兄长果然见识过人。”丁逸之拱着手恭维说。
张弛一脸黑线,我哪里有什么见识,不过丁逸之这么做的确是给足了张弛面子,张弛果断的说:“好,我们就绝地反击,从对方中军突围而出!”
虽然说已经明知对方中军兵力稍弱,可光凭目测,看到的兵力也是不少的,众人都知道凭着五千人要想突围出去,难免要有一场恶战。
“敌军摆好阵势,若我们就这么冲过去恐怕很难突围,还不等冲过去,单是几轮箭雨就损失大半了。”杜希名建议说:“既然他们做围三缺一的计策,我们不如将计就计,假意中计准备从缺口逃遁,他们必定三面掩杀,只要敌方大军一开始展开调动,必然不能保持阵势,到时候我们来个回马枪,径直从中军突围而出,或许可行。”
众人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能够出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