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一袭红衣破阵来(1 / 3)

加入书签

晚间,景瑶宫一处下人的卧室之内,昏暗的灯花摇曳,气若游丝,仿佛随时都能熄灭,却又迟迟不肯燃尽。

黄博远躺在**,双眼有些浑浊。四十二岁的他,因为病痛没了往日的精气神,摸着自己胸口的三角形护身符。护身符其实只是一张普通的朱砂符咒,被折成了小小的三角,外面用一块粗布包裹着。

这护身符他带了二十多年,早年更因为几次淋雨送消息,朱砂其实已经化的差不多了。外面粗布袋是她母亲一针一线缝上的,那么小小的一块布还是她母亲从自己补丁的衣裳上剪下来的。

黄博远这些年,小心翼翼的做奴才,当的久了,自己都觉得下贱。唯一让他开心的事,就是搜刮了许多油水,给自己的老家寄了回去。如今他几个兄弟都成家了,买了田,建了所大房子,生活也稳定了下来。

他早些年不喜欢几个兄弟和父亲,但后来发现听母亲信里说,哥哥父亲们对她都很好,也就渐渐释怀了。只是母亲老了,年轻的时候苦累活做多了,老来都是病。

家里来信虽然没有多说,但想来老母亲怕是没有几年活头了,平日就惦记着这个入宫之后就再也没见过面的小儿子。

当了太监的黄博远没什么雄心壮志,唯一的愿望,只希望自己能多活几年,等到四十五岁出宫,家里老母亲还在,他能好好服侍她尽几年孝道,这辈子就没什么遗憾了。

他没读过什么书,以前偶然听一位入宫的贵妃娘娘思念家乡念起《游子吟》,其中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黄博远每次摸着自己的老母亲缝在碎布的里护身符,都会想起这句话,他害怕回去迟了,见不到母亲,更害怕死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里,再也回不去了。

意恐迟迟归,更惧人难归。

太监也是人,是人都有念想。所以他真的不想死。入宫二十八年的黄博远只想能活到出宫,见老母亲一面,就算不能活着出宫,也要在多活一段时间,不为别的,只因为家中老母亲,每次看到自己寄回去的书信,都要哭上一阵。

若是让她白发人送黑发人,那还不得吧眼睛哭瞎了。

此生若不能尽孝,也不愿老母心伤。

这病情虽然来的凶猛,但黄博远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这病取不了他的命。唯一让他害怕的是这几日来,一直迟迟未动的皇后,那才是真正的煞星。

这时,大门“咯吱”一声被打开,外边的气流涌入,原本就微弱的灯花剧烈的摇晃了几下,最后还是没有熄灭。

一名年轻太监端着一碗黑乎乎的汤药进入,昏暗的灯光照在他脸上,显得格外诡异。他走进黄博远的床榻前,恭敬道:“干爹,该吃药了。”

太监在后宫之内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除了寂寞难耐找宫女对食之外,便是收干儿子。说是干儿子,其实是培养自己的势力,太监四十五岁就能出宫,但太监一般出去不久,都会回到宫里来,终老一生。

因为外边都是男人和女儿,而他们是太监,注定生活不到一起,只能回到宫里,找自己的同类一起。

黄博远很清楚自己要是能出宫见了老母亲了却心愿,最后还是会回到这宫里来,那时候就要有几个得力的干儿子豢养着。这名小太监真名叫富贵,也是和他一样被卖入宫中的,心思活络,又肯吃苦最讨他的喜欢。

黄博远起身端起那碗黑乎乎的药,忧心道:“富贵啊,这几日干爹生病,儿子里就你身子还硬朗,你要好好表现,不能让景瑶宫出了状况。”

富贵像往常一样,乖巧的点头说道:“知道了,干爹,儿子一定好好努力。”

黄博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着窗外漆黑一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