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朝雨浥轻尘(1 / 4)
秋水长天,孤鸿飞远,秋风瑟瑟的八月,丝毫影响不了临淄城外,细雨霏霏下的生机勃勃。青山依黛,绿水还故,就算是腊月飞雪,也少见流水成冰。
因为这里是楚国江南,只晓春花与残雪,未有盛夏和浓秋。
提起江南,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诗情画意的山水,小桥流水的人家,以及楼台烟雨的江南道。
与西凉的大漠孤烟,一马平川不同,江南格局五山四水一分田,多山多水少田,每年都需要从别处输送粮食,但江南赋税却是天下最重。
江南所产漆器美轮美奂,苏绣,绸缎也是巧夺天工,宣纸,徽墨等文房四宝更是三国读书人最爱。只是比起这些,江南更令人向往的是才子佳人的缠绵悱恻,诗词字画的绚丽多彩。
北渝名动天下,周游列国的名相曾老夫子,最后便是隐居江南。留一下一句,“大抵浮生若梦,姑且此处销魂。”引得北渝文人,心驰神往,纷纷南下。
南楚版图为三国之首,国域之大,就算西凉和北渝合在一起,也难以抗衡。南楚多文人墨客,江南文人更是以“花时游遍诸家园,为爱名花抵死狂”的潇洒姿态自傲。
江南是疆域辽阔的南楚缩影,由江南名士的风气,可见南楚如今便是处在醉生梦死的温柔乡中。
楚国这个建国至今已经四百余年的庞大帝国,就如同一幅盛世古画,放眼看去江山秀丽,波澜壮阔,国泰民安,歌舞升平。
谁也没人想过,在它背后,是否已经千疮百孔。
南楚宫廷朝野中一直有传闻,白麟丞相曾私自入西凉,与国师裴衍有过一番关于天下治世的大谈。
相传两人在天坛之上坐道而论,白麟言:“西凉以无为而治,日后西凉必因无为而乱。”
年长几岁的裴衍笑道:“我无为,而西凉百姓自行为之,无为方知何乃有为。反观南楚,礼法并重,看似标本兼治,其实隐患甚多。”
白麟道:“法不外乎人情,以法约行,以礼束心,则民不敢犯法,人不敢背德,天下方正。”
裴衍转头痴痴望向远方的西凉皇宫,道:“你如今以法为骨,以礼为肉,能得一时之成效,也能彰你一世之名。但百年后礼法深入骨髓,便是礼教吃人之时。”
白麟沉默许久,执弟子礼,道:“先生何以教我。”
裴衍深思之后,回答:“为南楚找一位不世出之皇后,二圣同朝,废除陋习,革改天下。”
白麟不解,“为何一定要皇后参与改革。”
裴衍苦笑,“我等男子,怎能深知女子为礼教所害之苦。”
白麟愣神之后,也苦笑道:“盖天下之大,何处找这样一名敢为天下先的女子。”
据说两人相谈就此结束,不过还有一种传言,只是太过大逆不道,朝野中没人敢提起。
传闻中,白麟最后问道:“若为南楚找一位千古女帝,如何。”
据说国师裴衍吃惊许久之后,给出回答,“然,天下大善。”
不过这则故事是由西凉传出,南楚文人多不以为意,认为无稽之谈。先不提同为天下三绝的白麟为何要自贬身份作弟子礼,与裴衍有无私交便不太可信。而且南楚朝纲更是有法依规,后宫不得干政,再者楚国女子三从四德礼法皆是从开国皇后长孙氏《女则》一书中提取,以女子之礼管女子,丝毫无不妥之处,又何须要改。
只是朝野中有几人相信这份传言,便是因为后宫不得干政,所以白麟最后才提出那个骇人听闻的建议。而南楚如今,便有三位心思剔透的公主,可为璞玉雕琢,成就女帝。
若是楚倾在,便会告诉他们。以皇后之尊,登九五之位,也未尝不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