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波澜沧海世道难(1 / 4)

加入书签

天下山脉纵横沟壑,一山之上更有一山高,又兼有阴阳风水家山川龙脉之说,凡山川秀美之地必出钟灵毓秀之人才,故多有文人墨客结庐而居。其中隐士所向莫过于终南山,道家仙处胜地武当山等,又有五岳山脉定位天南地北,可谓山山有奇,广为人知。

章华台城外的太行山虽然不在五岳之内,但在南楚却是广为人知,其源远流长更在三皇五帝之前,天地初开之后。

盘古开天之后,传闻女娲见九州秀美而无物,是以取捏土造人,繁衍生息。这则传说早已无人不知,却少有知晓,女娲捏土造人之处,便是在这太行山上,取太行之土而成。后女娲补天,所炼五彩石,也是在此处。

故太行山,又被称为女娲山与五行山。楚人将汨罗江视为养育楚人的母河,也将太行山看做母山。北渝皇室有泰山封禅的传统,南楚也有祭祀女娲风俗。初代楚帝立国之后,更是将楚国认作女娲后裔,开凿太行山,雕塑了一尊女娲神像,以供后人祭拜。

南楚初雪刚落,天地白洁,青山之上草木却是不凋,这番奇异景象便是闻名天下的雪覆青山依旧绿的美景。

太行山上山腰之上,巨大的女娲石像依旧矗立在开凿出石台中央,任凭风吹雨打,只是用母性慈爱的目光,静静的望着这苍茫世间。

石像之前,一男一女在风雪中已经对立许久。

公主殿下兵马未动,但刚刚那句“命不久矣”的威胁依然环绕在侧。赫连铮的护卫天雄不敢有一丝放松,腰间长刀已经推出半分,只要有一丝异动,他便毫不迟疑擒下这位西凉公主,保证自家殿下的安全。

相比天雄的如临大敌,赫连铮倒是未有慌乱。他了解楚倾,这名多智近妖的女子心中高傲,最喜欢用令人匪夷所思的权术谋略。

在西凉对付皇后时,她便是如此,就算在最后一局,也未曾亲自动手。只是用一番话,便逼得西凉皇后心甘情愿,自焚而死。

所谓智者,根本不屑用以力压人,以武相逼的无智手段。那句“命不久矣”显然另有所指,只是赫连铮心中毫无头绪,一时猜不透。

这时阿瑾持伞从不远处走来,在雪地上留下一段浅浅的脚印,她轻轻开口,打破楚倾与赫连铮之间,不言不语的沉默气氛。

“公主,东西都按你说的准备好了。”

公主殿下只是平静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倒是赫连铮上山之时,注意一直在楚倾身上,此时才发现。不知何时,楚倾早已在女娲石像之前,设好祭台桌案,只是上面摆的不是三牲祭品,而是笔墨纸砚。

楚倾动身朝石像缓缓走去,赫连铮也提步,与她并肩而行,丝毫不在乎她刚刚的威胁。

两人红衣并行,倒是有几分像入堂拜亲,气氛一时融洽不少。楚倾望着那座女娲石像,突然开口问道:“铮皇子,你说世人皆知女娲造人,也晓乃母所生,为何自古以来女子位卑,可怜至此。”

赫连铮略微沉思,一反温柔常态,冷漠道:“上古之时,也有以母为尊,后转为父尊。归根结底,还是女性性格柔弱太过。天下分高贵,从来不记功劳,只看强弱。成王败寇,弱肉强食,人或万物,皆是如此。”

简单几句,却是深入浅出,无情直指本心。

公主殿下诧异转头看着一脸肃然的赫连铮,笑道:“今日你倒是不持儒家仁爱世人的王道之说了。”

赫连铮也转头无奈道:“儒家那些说辞,你也听不进去。”

楚倾莞尔笑道:“因为我小气啊。”

南楚三皇子不解道:“这与小气何关。”

公主殿下理所当然的调侃道:“孔子老人家,不是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吗。”

赫连铮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