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浮生若梦世事如云(2 / 3)
p> “浮生若梦,便大梦一场。世事如云,任风起云涌。”
贤妃刻意去除了她留下的那些治世为君的大道理,不想让赫连铮背负太多,只留下这豁达人生的一句,用来潜移默化的教导。
说来也奇怪,此处阴冷,但年幼时寒疾在身赫连铮偶然会来偷偷来看望自己生母,却一直未加重寒疾。
仿佛冥冥中,那名已经过世的女子,仍在慈祥的保护着自己儿子。
贤妃走入灵堂之中,身边就一位贴身侍女相随,侍女从一旁的桌案上取来三柱檀香点燃,交到贤妃手中。贤妃恭敬对那座牌位弯腰鞠躬,双手举香按在额头,心中默念。
“言姐姐,当年收养铮儿之后,太医诊断他寒疾难愈。妹妹我见他与皇位无缘,便没按你的遗志培养他,想来这些年皇上也是这个意思。如今铮儿寒疾能愈,自然是天大喜事,只是现在楚国局势已定,妹妹我私心很重,只想铮儿安稳一生,也没打算让他趟这夺嫡的浑水。百年之后,黄泉之下若在相会,再向姐姐赔罪吧。”
贤妃长叹一声,将檀香插在牌位前的香炉前,看着眼前青烟渺渺,回忆猛然翻涌。当年,刚刚登基楚帝和白麟在一旁探讨天下大道,她与那位女子在一旁服侍。期间,楚帝好奇,问起两位妇道人家对治世之道的看法。
贤妃回答不出,生下赫连铮的女子却是位聪慧才女,当时提出的治国三本,安国四固,富国五事,如今仍在楚国沿用。那些大道理贤妃听不懂,从小过着苦日子的她,只记得那女子最后说了一句。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只要天下人吃的饱,活的有尊严,那就够了。
若是没有当年的事情,言妃姐姐安安稳稳的生下铮儿,在姐姐的教导下,应该会是楚国开国以来,最好的王吧。贤妃心里想着,随后摇了摇头,把这些想法甩出脑袋。
这辈子,有吃有喝,有儿有女,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不知足的人,永远不会快乐。一家人安安稳稳过一辈子比什么都实在,何苦拿命去拼那个位置。
这时,门外一名守灵宫女慌张入内,禀告道:“娘娘,丞相大人求见。”
白子麟?贤妃眉头轻皱,后宫之中规矩虽多,但也因人而异,自然束缚不住这位不仅能权倾朝野,还能与楚帝同榻而眠的楚国丞相。只是后宫一向与前朝井水不犯河水,白子麟突然造访,倒是让贤妃很是吃惊。
“他来做什么。”
守灵宫女望了一眼牌位,道:“丞相大人说,他是来祭奠言妃娘娘的。”
察觉有异的贤妃眉头皱的更深,只是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有理由拒绝这位自己儿子的师尊,不情愿道:“请丞相入内吧。”
白衣蟒袍的楚国丞相,依旧风度翩翩,只是随着他的到来,灵堂内白绫飞舞更烈,仿佛那位死不瞑目的女子期待许久的机会终于到来。
白子麟深深的望了一眼灵位,才拱手合礼道:“见过贤妃娘娘。”
贤妃对这位自己儿子的老师说不上讨厌,但也不喜欢,只在意自己小家小户安乐的她,对于这些心怀天下的总是敬而远之。
“丞相今日难得来兰露宫,只是铮儿刚刚出去了,并不在宫内。”
白子麟对灵位拱手鞠躬之后,方才开口道:“无妨,本相今日是来找娘娘的。”
“找我。”贤妃皮笑肉不笑道:“丞相日理万机,找我一位妇道人家做什么,本宫可还想在多活一些时日。”
白麟丞相颇为伤感道:“当年的事,娘娘还没释怀。”
一向小家子气贤妃冷笑,“本宫在后宫中,就这么一位姐妹,你让本宫如何释怀。”
当年的事情,纠葛太深,白子麟不愿意多提,三日来为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