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不知好歹(1 / 2)
大田氏点点女儿因吃味而皱到一起的鼻子:“我倒是想要个你妹妹那样的亲女儿,可是偏生生了你这么个磨人精,只能怪我命不好。”
程心兰不依的冲母亲撒娇,冯莺在一旁看着心里不由暗自羡慕。自己活了两世都是母女缘浅,要是将来她能生个女儿的话,一定会好好的宠着她呵护她长大。
眼看着快到午膳的时间,三人理理衣饰,相携着去了花厅用膳。
用了午膳,众人便辞别主家走了。
程心兰见鲁氏一脸疲惫的样子,忙上前帮她捏捏肩膀:“母亲今日辛苦了,剩下的就交给儿媳吧,您先去歇息一会。”
鲁氏摇摇头:“天还短呢,这会睡了晚上就睡不着了。对了,你把今天收到的贺礼单子拿过来我看看。”
大户人家送礼都十分讲究,从这礼单上能看出很多东西来。
鲁氏看了看几个知州、同知等同僚家送的礼,虽不十分贵重但还算中规中矩,没什么可挑的。待看到田氏的礼单不免笑道:“你娘就是客套,每回给咱家送礼都是这样大手笔,弄的我都过意不去。”礼单上有金锞子一百个、银锞子一百个、云锦八匹、杭绸八匹。
这单子看着挺单薄的,没有别人家那样名目繁多,但对于他们家眼下的境况却是如同雪中送炭。别看她家老爷是唐家嫡子,看着挺风光的,只是唐家本是书香世家,从太祖起就嫌银子是俗物不肯沾染。唐家能有今天的家底还的多亏了接连娶了几代嫁妆丰厚又能干的主妇。用鲁氏的话说,要不是婆婆、太婆婆们给力,唐家这会还不定怎样的穷困潦倒呢。
好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唐家男人现在不再像之前那样视金钱为粪土,只是等他们想开了时运也不济了。唐家至今还未分家,虽说这些年家里也做了些小生意,置了不少的田地。但是这么一大家子人,已经出生的男孙就有十来个,加上十多个孙女,每年光嫁娶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唐知府谋的这个外任还是鲁氏掏了自己的嫁妆银子帮着丈夫疏通的。
这回他们一家来渝北,家里只给了一千两的安家费。要不是一路上都有各地富商的孝敬,这点银子都不够这些人路上花费的。要说私房钱鲁氏自然是还有的,只是她每每想到唐知府在京城那几个庶子庶女心里就有气,自然不肯全心全意的掏银子帮衬相公。
今儿办完这场筵席,公中的账册上就只剩下五百两银子。看着是不少,可是光每日的吃食开支就要几十两,这马上又要做春装、接着是夏装……哪哪都是银子。家里那个刚上任,就算是当官有点油水也不能这么快啊。
所以说大田氏的这份礼是真的送到她的心坎里了,金银锞子用来采买东西或是打赏别人都行,绸缎则可以直接做衣裳用。鲁氏不用看也知道亲家送的定是今年时兴的新料子,用来做衣裳定然不会丢面子。
想到这里鲁氏看程心兰这个儿媳妇自然是十分满意,这个儿媳妇真是娶对了,跟她娘家都很大方对自己也孝敬。就是有一点,要是肚子再争气一些就更好了。好在她已经有了三个嫡孙两个嫡孙女,因此倒也不是太着急。
鲁氏继续往下看礼单,等看到冯莺的贺礼时,只见她送了一座玉石摆件、一幅前朝古画、一套汝窑茶具和四匹浣花锦。
这些东西放在礼单里并不出众,但是鲁氏还是对三儿媳说:“你这个表妹啊真是客套,咱们又不是外人,她本就孤苦无依的,还送这么厚的礼,日后怎么过日子?”
程心兰扫了一下礼单,笑着答道:“母亲不用替她担心,这小妮子虽然和离过一次,但是手头宽裕着呢。她当初成亲的时候嫁妆里的现银加起来能有五六千银子。后来她婆家不慈和离的时候,我娘带着人去把她的嫁妆都给拉了回来,不过是少了几百两银子和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