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三婚父母(1 / 3)
林语乔思索半瞬,认真回答:“因为Nopower续航能力强,现在市面上有的基本是400公里左右续航的能源车,但Nopower充满一次电就可以驾驶600公里;其次是Nopower实验阶段的新车成本比现在市场上的新能源车更低,Nopower比同级别的车更有市场价格竞争力。”
沈立安略微一顿。之前,蔚恒的创始人接二连三拿着改了又改的项目融资计划书通过各种渠道递到他面前,他虽然没有仔细看,在这行久了,只销一眼,便知道他们项目的诡计。
显然,眼前这位刚毕业不久的轻率新人稀里糊涂地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
他言简意赅,“这就是你认为的Nopower的核心竞争力?”
她一五一十地认真点头,思忖片刻,她又补充,“嗯,除了这个,还有他们的创始团队,有着互联网背景和传统汽车企业的高管,也算得上是明显优势吧!”
说完,她仰着小脸,眼巴巴等着大佬点评。
沈立安沉默片刻,缓缓开口:“首先,我纠正你的一个概念错误,实验室出品的实验车,并不代表可以投入量产,一辆车从实验室到厂试,以及各种极端环境的路试,只有所有测试都顺利通过后,才能进入最后阶段的市场化量产。
在此期间,每个阶段都会对零部件进行调整优化,下游配件生产工厂可能需要花长周期调整模具,生产线等等。所以,一辆实验车从出品到量产时间并不可控,所谓的能靠着量产优先抢占市场份额,这可能只是个美好设想!”他眉头微拧着,显得极致耐心,“另外,一辆车在真正进行量产之前,它的成本永远是波动的,Nopower这款车现在实验阶段的成本低,但经过后续厂试,路试调整后,最后进入市场,Nopower的成本是否能还能继续保持低价,这个待商榷。”
她下意识啊了一声,有些发愣。
原来实验室新车到量产车中间有这么多重要环节和不确定性。
蔚恒项目的投资计划书上没有过多提及生产过程,其次,云名投资部在尽调报告里没有对这个板块进行阐述,似乎遗漏了重点?!
投资管理部居然出现这样的纰漏!
她唇角瞬间耷拉,脸色变得有些苍白,木讷讷地定在原地。
沈立安睨了她一眼。
看来,她的确是没有专业背景的业务新手,工作似乎也不得法,没有抓住项目的重点,对风险也没有提前预判。
他摇了摇头,不妨稍微深入。
“按照你的思路,Nopower这款新车最核心竞争力是它的续航能力,换句话讲,也就是他们的电池竞争力,”他点到此处,稍微一顿,不露声色地问她:“所以,蔚恒公司有很强的锂电池自主研发能力?”
蔚恒有无自主电池研发能力,尽调资料里的信息没有过多提及,林语乔对这个板块儿也没有留意太多,她抿着唇想要回忆,最后终是迟疑地摇了摇头。
片刻,她踌躇着问:“前辈,你的意思是蔚恒项目不值得投资?对吧?”
沈立安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哂笑,“偏听偏信是做投资的大忌,犹豫不决只会错过好项目。”
她抿着唇看了他一眼,低声喃喃:“我只是想多方了解项目,提前排雷。”
“我对蔚恒并不了解,你是Analysit, 对于项目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沈立安眸光淡然几许,他并没有告诉她实话。
其实,他熟悉解蔚恒的创始团队,而且蔚恒力推的Nopower这款新车,早就被他判出局。
——
林语乔刚回到601,手机就响了起来。
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