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敢有这个想法(1 / 3)
金域投资会议室。
海外项目负责人傅信把合光新芯收购项目的一些列问题向沈立安做整体汇报。
合光新芯是国内长江珠三角区域集电脑芯片研发与制造工厂的大企业,合光公司这两年新布局,准备通过收购一些芯片研发公司扩充版块。
一年前,合光的考察团及委托的金域投资就对国外的芯片公司进行调研,陆陆续续购入了两家芯片公司,整体收购工作还算顺利。
但近期,合光对芬兰一家芯片研发公司的收购遇到些问题。
这家芯片公司虽然注册在芬兰,但核心研发团队都是中国人。芬兰芯片公司的股权架构非常简单,公司只有两个股东,第二大股东还是一家中国企业。
“双方早就签订意向书,芬兰公司那边想单方面毁约?”沈立安一边快速浏览资料,一边问傅信。他作为受托方代表,例行公事地参加过合光公司收购项目的一些决策会,对合光公司的收购进程大致有数。
“是的,芬兰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方有较大人员变更,原股东会同意的决议,被新上任的领导推翻了。”
沈立安皱着眉,看了看会议墙上投出的内容,“这个芬兰公司本质就是套层壳的中国公司,只是注册地在国外罢了。”
傅信:“是的,芬兰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嘉一资本,其实是林氏嘉业集团sp; 听见“林氏嘉业集团”,沈立安表情微变。
他对合光的收购进程有一定关注,对其股东“嘉一资本”有印象,诸如此类的小公司,他从不花过多精力关注细节,常规的收并购项目,他向来把握大方向,不会过多介入和干涉具体事务,自然而然,沈立安也不知道“嘉一资本”是林氏嘉业集团分公司这样的细节。
傅信继续往下,“在同一手机芯片研发水平的公司中,芬兰公司的股权架构,管理者关系相对简单,这也是当初我们和合光选择收购这家公司的重要原因。两周前,我们组织正式收购流程,可芬兰公司那边非常不配合,资料清单里的内容提供得参差不齐。我方多次同芬兰公司的管理高层沟通,效果甚微,后来,和我们关系不错的一位高管透露,是上层股东有意阻拦此次收购,授意执行管理层不配合我们的流程。”他顿了一下,补充道,“嘉一资本的执行人推翻了先前的股东会收购决议,导致本次收购停滞不前。”
沈立安拿过一旁的翻页笔,把投影资料翻到后面“股权结构与管理者关系”那页,他视线逡巡在嘉一资本的合伙人及执行人简介那栏,默不作声地看了半分钟。
“嘉一资本是对收购价格不满意吧?”沈立安直击问题重点,“对方提出的新收购价是多少?”
“意向协议价格的两倍。”
“理由?”沈立安笑着抱臂,“他们涨价的理由是什么?”
傅信:“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只是因为嘉一资本的新领导上任,直接否了先前的所有决议。”
沈立安摇头:“签了字的协议还能变?”
“现在这个情况,就是单方面违约。芬兰公司的收购意向书,是老林总在的时候签署的,我们对股东方进行过详细背调,了解到老林总去世后,他四分五裂。”傅信叹息,又言归正传道:“老林总的大儿子林智平一接手嘉一资本,便把原高层职业经理人全部辞退,原高层签的所有协议,他也不认。”
“说不认就不认?”沈立安勾唇,仿佛听了个笑话,“以为幼儿园过家家?”
“我们作为居间方,已经同嘉一资本沟通过几次,厉害关系也说得很清楚,但对方很任性,拒不履约。”
沈立安大致知道了来龙去脉,笑着问道:“傅信,你的意见是什么?”
“两手准备,一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