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王老来柳溪村(2 / 3)

加入书签

刻水位浅,百余名青壮正踩着湿滑的河床堆砌条石,号子声混着水花飞溅声此起彼伏。

我望着河心逐渐成型的分水坝,喉间泛起苦涩:“去岁大旱,河道见底,地里的麦苗枯得像火燎过。如今修这水库,一来蓄水防旱,二来他们也有了活计,能养活家小,三来…”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正在搬运木料的流民,“这些难民流民都是从别县逃来的,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在路边。”

“妙啊!小老弟你这个方法是真妙!既解决了难民灾民的生计问题,又修好水库,简直就是一箭双雕功德无量啊!小老弟你这脑子真好!”王老竖起大拇指,不住地称赞。

王老捋须颔首,忽见街角转出一队护村队员。青壮们身着靛青布甲,腰佩横刀,行进时脚步起落如钟摆,路过三人时齐齐站定转向我们,甲胄相撞声惊飞了檐角燕雀。

有一个队员上前敬礼,大声说道:“报告主公!护村营三连一班奉命寨门值守,请指示!”

“继续值守!”我回礼道。

“是!所有人听令!立正,敬礼!”整齐划一的口号声响起。

王馨盯着他们胸前绣着麦穗与刀盾的队徽,眼里泛起好奇:“周朔哥哥,你们的军礼怎的与我爹麾下的府兵不同?”

“不过是些粗人规矩。”周朔笑笑。

王馨看着队员们行着的特殊的军礼,“不对!不只是军礼上的不同,你们护村队感觉比我大哥他们军队更有气势,精气神都不一样!”

我笑着说:“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只是他们心中有了希望而已!”

“哦?希望?”王馨不解!

我指着一片比较大的建筑群说道:“那片是我们村的作坊区,那里有护村队的家人在那做工,能挣钱养家。”

我又指着一绿油油的田地说道:“那里有他们的田地,护村队队员无须交税,他们家人只需十税一!”

我又指着一片正在修建房屋的工地说道:那里是正在给他们修建的房屋!那里是澡堂,那里是食堂吃饭的地方,那里是学堂,这就是他们的希望!其实我们普通人要的并不多,只需吃饱穿暖,有片瓦容身,孩子媳妇家人相伴,仅此而已!”

我忽然驻足,望着田埂上几个追着蝴蝶跑的孩童,声音轻了些,“当兵的若知道自己拼杀是为了让老娘能喝上热粥,让娃儿能念几句书,腰杆子自然挺得直,精气神自然也不一样!”

王老王馨听完一阵沉思后,王老才叹了一口气说道:“仅此而已,他们就这么简单的期望也是奢望!”

我见气氛有些沉重,建议道:“王老!还是到我们学堂去看看吧!”

学堂就在主干道尽头,三开间的青砖瓦房前,爬满紫藤的木架下摆着六张桐木书桌。尚未走近,便听见稚童们参差不齐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三大爷坐在门槛上在孩子们的读书声中有一没一下打着盹!

“朔哥哥那就是你们学堂吧!看起来还不错!”王馨兴奋地说道。

“这是刚刚才建好的,之前就只是个草堂!”我解释道。

我看着王老王馨有些疑惑的眼神,指着三大爷解释:“那是我们村的三大爷,由于没请到教书先生,暂时由三大爷负责白天看着孩子们的,晚上我们有空会教孩子们一些基础知识!”

听着孩子们朗朗上口的三字经,王老不自觉的跟着念了一段,“人之初,性本善…老夫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虽只有三字一段却蕴含着很深人生道理,用于起蒙再合适不过了。”

“哦,这三字经,是我没事教给孩子们启蒙的!”我对王老解释。

“你说这三字经是你小老弟写的!小老弟你真的是又给了我一个惊喜!老夫决定了,就在这柳溪村教这些孩子们!”王老突然决定留在这教孩子们,让我微微一愣,随后大喜:“王老,你说的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