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代州百姓的奋怒(1 / 2)

加入书签

夜漏三更,代州府衙的烛火却亮得刺眼。

堂内案几上,成堆的文书正等着杜亚生整理批复处理。

他寒门竖子出身,蒙王老不弃启蒙授业,王老去后周朔授意其五人跟随师兄徐凤处理政事才走到今日,深知代州乃陛下龙兴之地,每一寸土都连着百姓的命,更系着皇上的根基。

“沙沙”的落笔声刚起,府衙外突然传来“噔噔噔”的急促脚步声,紧接着,一个衙役连滚带爬冲进大堂,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却顾不上揉,声音发颤地嘶吼:“大人!不好了!海、海疆那边……倭寇!倭寇杀来了!”

杜亚生的笔猛地一顿,狼毫“啪”地砸在文书上,浓黑的墨汁瞬间晕开,像滩泼洒的血。“你说什么?”

他霍然起身,官袍下摆扫过案几,砚台险些翻倒,“倭寇怎会突然来袭?可有确切消息?”

“有!有!”衙役喘着粗气,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已经屠了四个村子!从陈家港到李家坳,没留一个活口!现在正围着赵家村砍杀,赵大柱里正带着村民抵抗,可倭寇人太多了,刀快甲硬,怕是……怕是凶多吉少啊!”

“赵家村……”杜亚生的手指攥得发白,指节咯咯作响。

他去岁还曾走访过赵家村,赵大柱那条断了的胳膊,就是当年跟着陛下北上草原时被砍的,村里的青壮,半数都练过周朔推行的“全民习武”拳法。

可倭寇凶残,寻常村民哪扛得住正规军?

更让他心沉的是,此刻华夏与秦陈正在血战,代州兵力本就空虚。

倭寇选这个时候来,分明是算准了时机,要掏周朔的老巢!

他深吸一口气,眼底的慌乱瞬间被冷硬取代——越是危急,越不能乱!

“传本府命令!”杜亚生的声音陡然拔高,沉稳得没有一丝颤音,字字砸在衙役心上,

“第一,即刻启动紧急预案,打开西府库!让兵房主事亲自盯着,将甲胄、兵器按县分发,各县府兵、县兵必须在一个时辰内集结,全部往临海城开拔!告诉他们,在城外三里处筑临时防线,哪怕用命堆,也要挡住倭寇,给百姓转移争取时间!”

“第二,点府里最快的三匹快马,派三个最机灵的斥候去伏魔山!”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就说东倭倭寇三十万大军突袭代州,屠村掠地,代州危在旦夕,恳请麒麟卫即刻驰援!多带一份文书,若遇麒麟卫斥候,直接出示文书,不必多言!”

“第三,让驿丞即刻传讯各县县令,组织沿海百姓往内陆转移!老弱妇孺优先,每十里设一个粥棚,调衙役、乡勇护送!告诉县令们,百姓要是少了一个,他们提头来见!”

“第四,命文案房即刻写奏折,八百里加急送达陛下!把倭寇屠村的惨状、兵力规模都写清楚,恳请陛下增派援军,务必强调——代州在,龙兴地就在!代州亡,民心必乱!”

四个命令脱口而出,条理清晰得让衙役们都忘了慌乱。

众人齐声应和“遵令!”,转身就往外冲,连脚步声都比来时稳了几分。

杜亚生走到墙边悬挂的代州舆图前,手指重重按在沿海的赵家村位置,指腹下的“赵”字,仿佛都在发烫。

倭寇选在这里登陆,不是偶然。

赵家村离临海城近,又没驻兵,拿下这里既能立威,又能作为跳板。

可他们敢带三十万大军来,定然是摸清了代州的兵力部署——说不定,还有内鬼?

可杜亚生不知道的是最大的内鬼便是陈朝皇帝秦沐风,为了打败周朔不惜引外敌入侵。

“来人!”杜亚生突然回头,目光扫过堂内待命的衙役,“备马!本府要亲自去前线!”

“大人!不可啊!”主薄连忙上前拦住,脸色比刚才的衙役还要急,“前线刀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