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殿内,此刻一片寂静。     近百名文臣旗尉,按照将要出使的边镇,分作十数个小团体,静立其中。     他们之中,有壬戌科(天启二年)、乙丑科(天启五年)中的三甲进士,也有简选出来的锦衣卫们。 &nbs">     武英殿内,此刻一片寂静。     近百名文臣旗尉,按照将要出使的边镇,分作十数个小团体,静立其中。     他们之中,有壬戌科(天启二年)、乙丑科(天启五年)中的三甲进士,也有简选出来的锦衣卫们。 &nbs">

第80章 诚金赤子,所论必真(1 / 10)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4354 字 9小时前

    武英殿内,此刻一片寂静。

    近百名文臣旗尉,按照将要出使的边镇,分作十数个小团体,静立其中。

    他们之中,有壬戌科(天启二年)、乙丑科(天启五年)中的三甲进士,也有简选出来的锦衣卫们。

    但无论是何身份,此刻他们都屏息凝神,压抑着内心的激动与好奇,用眼角的余光,悄悄打量着这座近日传闻甚多的殿宇。

    是的,新帝登基后,只开了一次大朝会,一次常朝。

    在那之后就只是在武英殿平台召对了,完全不遵循三、六、九常朝的定制。

    但这又如何呢?先帝每月也不过上朝四次而已。

    能在武英殿频繁召对,又省去常朝的折磨,实在是一种福分。

    至少对他们这些芝麻小官而言,是福报中的福报了。

    毕竟四品以上大臣可坐肩舆,可入大殿,他们这些芝麻小官再过一个月就只能在寒风中发抖了。

    许多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殿中那面巨大的屏风上。

    屏风之上,用细密的墨线,框出了一格格整齐的方块,里面填满了字迹与数字,正是如今在京城中引起了不小风潮的“表格”。

    此物最早现于宫中,听闻是陛下亲手所制,用以梳理内帑收支。

    后来户部尚书郭允厚见了,惊为神物,立刻下令在户部之中全面推行。

    这股风气甚至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