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端坐在御案之后,仔细读着方才收上来的答卷。     刚刚在武英殿中,时间太过仓促,只挑了一篇细看。     此刻,趁着薛国观入宫的间隙,正好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     朱由检端坐在御案之后,仔细读着方才收上来的答卷。     刚刚在武英殿中,时间太过仓促,只挑了一篇细看。     此刻,趁着薛国观入宫的间隙,正好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

第83章 高伴伴,有没有那种……书啊?(1 / 5)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2320 字 9小时前

    朱由检端坐在御案之后,仔细读着方才收上来的答卷。

    刚刚在武英殿中,时间太过仓促,只挑了一篇细看。

    此刻,趁着薛国观入宫的间隙,正好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这些答卷之中,除了极少部分还在玩弄那套虚而浮之的把戏,绝大部分都非常真实细节,确实对得起他的那场表演。

    朱由检一页一页地翻过,目光毫无波澜。

    一份答卷写的是京城,虽用标准的馆阁体,但部分字眼处飞墨渐笔,愤懑可说是溢于纸上。

    上面写着,天启五年冬,他在京中备考,受不住寒冬欲外出购炭。

    却见门口街道上,车马络绎不绝,一堆人提着食盒,堵得整条街道水泄不通。

    他本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拉过旁人一问,才知道这些全是城中大户的仆役。

    那车马上转载的是金银,那食盒中携带的是珍宝。

    而近日,恰是元宵节礼之时,这些人全都是去给去给兵马司的官吏们请安的。

    那人愤愤不平地在结尾写道:

    “街道之旁,便是顺天府学。我辈莘莘学子,寒窗苦读,日日见此景象,心中当作何想?”

    “圣人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如今小人高居庙堂,君子淡于野,这又算是什么世道呢?”

    言语真是犀利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