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看起来已经上了报,其实具体方案还在确认当中。     这说的就是千里电光传讯台了。     这名字可不是朱由检起的,而是田尔耕的手笔,充满了大明特色风格。    &nb">     有些事情看起来已经上了报,其实具体方案还在确认当中。     这说的就是千里电光传讯台了。     这名字可不是朱由检起的,而是田尔耕的手笔,充满了大明特色风格。    &nb">

第130章 天子之鞭,无远弗届(1 / 9)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3942 字 6小时前

    有些事情看起来已经上了报,其实具体方案还在确认当中。

    这说的就是千里电光传讯台了。

    这名字可不是朱由检起的,而是田尔耕的手笔,充满了大明特色风格。

    完全可以和威远大将军炮、天字将军炮...

    夜色如墨,紫禁城的宫墙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青灰。乾清宫内烛火摇曳,映得龙椅上的少年天子面庞忽明忽暗。朱由检端坐不动,手中一卷《资治通鉴》已翻至“宦官乱政”一节,指尖却微微发颤。

    他今年十七岁,登基不过三月,朝中局势却如滚汤沸油,稍有不慎便是倾覆之祸。魏忠贤虽已倒台,可其党羽盘根错节,东厂余威未消,锦衣卫内部更是暗流汹涌。更令他心忧的是,辽东战事吃紧,后金铁骑屡犯边关,袁崇焕上疏请饷,户部却推诿不前。国库空虚,百官贪墨成风,连他自己每月用度都被司礼监克扣三分。

    “陛下。”一声低唤自殿外传来,轻得几乎融进夜风里。

    朱由检抬眼,见是贴身太监王承恩躬身立于帘前,手中捧着一封密函。“西苑来的,说是从旧档房翻出的先帝遗诏副本。”

    朱由检心头一震,挥手屏退左右。王承恩趋步上前,将信递上,手指微抖,似有千钧之重。

    “打开。”朱由检声音压得很低。

    王承恩小心翼翼拆开火漆,抽出一张泛黄纸页。字迹确系光宗亲笔,笔锋瘦硬,带着病中虚弱之态。内容不长,却如惊雷炸响:

    “朕疾甚,恐不起。若皇长子年幼,大位当慎托。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