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天降甘霖(2 / 3)

加入书签

有相当的尊重,并没有颐指气使或者欺负压迫,这一点儿,也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去配合对方的工作。而且,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看着自己的家乡和父老乡亲深陷天灾、困厄之中,心里面自然也是极不好受的。这个时候,是需要有人来帮助大家走出困境的。而张恪和周勃,既有能力、品德又好,这对于西南地区的民众而言,自然是非常好的领导者的。这里面有许多事情,连刘通他们自己也都必须承认,他们是没办法比张恪等人做得更好的。总之,刘通等人是愿意接受张恪等人的领导的,毕竟这个时候只懂得打打杀杀,只有一身蛮力,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在这种时候,有像张恪他们这样优秀的官员适时地能来到这里,某种程度上,也是西南地区数百万民众的福音。

接到官府派下来的,先行去抢修官道的任务后,刘通等人没有犹豫,立马就去召集人手,从安顺城出发,沿着官道一路修了过去。这事儿,可不仅仅是官府指派的劳务,更是为了西南地区的未来在打拼。他们自己也都知道,如今最最重要的事情,是尽可能快的恢复生产,因为只有让这片土地重新长出庄稼来了,到那个时候,他们的厄运才算是真正的结束了。

另一边,张恪让王大丫亲自赶往青龙城,找到高芝,请她帮忙采购粮种以及某些特别的物资。原本粮种这类东西,是应该行文朝廷,由户部等相关单位来办理的。可是,毕竟宁王才刚做了皇帝,也不知道朝堂上如今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而且,即便是没有这个因素,想通过朝廷把那些生产资料顺利的拨付下来,若是不能特事特办,那便只能按部就班的去走程序,这样子的话,就很难说到底要耽搁多少时日了。因此,张恪在和周勃商议过后,决定做两手准备。一方面,他们按正常程序向朝廷打报告,请求拨下各种物资;另一方面,他们决定动用自己的关系及商业渠道,以期更快速的运来粮种,进行抢种,若是他们速度够快,还是有可能抢到一季收成的。为此,张恪、周勃等人不得不在雨刚一停下时,便第一时间就去发动起所有人,开始努力的工作、抢进度。

却说王大丫受命要去青龙城,刘长子想了想后,便打算跟着去,路上也能互相有个照应。当然,这是刘长子自己的说词,但事实上,他只是不想一直待在安顺城而已。因为这里,有他最想见和最不想见的人。说实在的,刘长子宁愿到外面去四处剿匪,也不想回安顺城来,无它,闹心而已。张恪自是不知道这小子的复杂心思,不过,有刘长子同行,当然是好事的,所以便同意了。王大丫其实倒是无所谓的,她独来独往的时候,本来也是挺多的。不过,她是有心将刘长子拉进军队中的,因此觉得不妨将他拉出去多干点活,多立一些功劳,作为他晋身的资本。毕竟他之前的叛军身份,多少还是会影响到他的,如此也能将功补过。这事儿,王大丫之前已经跟刘长子提过了,可惜这小子不知道在想啥,竟然不愿意。王大丫不知道他不是不想入军中,只是不想走张恪的门路而已,偏偏这小子又嘴硬,不肯直言相告。否则的话,王大丫其实完全可以请托其他人的,比如介绍他去北方,让袁焕收下他,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好在,这事儿也不急迫,先放着以后再说吧。

西南诸事,既多又杂且急,不过,倒是不难的。以张恪和周勃的能力,处理起来也是有条不紊、游刃有余的。其实,对他们而言,终究还是京城的事情,比较棘手的。他们与新皇帝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仅就杨豪谋害陈庆之一事,就将彼此完完全全的推到了对立面。虽然,暂时杨豪还没有对他们做什么,但那应该只是因为他才刚刚登基不久,阵脚未稳,腾不出手来而已。一旦他逐步的理顺各种关系了,必然便会有针对他们而来的动作的。

好在,他们师徒俩如今远在西南,杨豪也是鞭长莫及,这才给了他们更多的进退空间。一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