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节 好电影(2 / 5)
枫对工作人员做了一个手势,场地的灯光全部熄灭,后面的放映机的光线从众人头上射过,清晰的投射到了银幕上。
由于是样片没有印上公司0,直接开始的是一段片头介绍,一个古色古香的木人桩的影像,做劲度缓播,画面结构很简单,其他人都看不门道,只是等待的正片开始。
冯晓网则是微微有些讶异的样子,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胶片的的清晰度导色彩绚丽的程度。是他除了看《英雄》之外第一次见到。虽然没有张亿谋影片里对色彩控制完美无缺,也可以说是一个上层之作了,顶尖制作到是有几分真功夫。
而更让冯晓刚有些惊喜的是配乐,大提琴低沉与中国大鼓恢弘恰如其分的结合在一起,简约中透着一种古朴厚重的大气,既不张扬却也不失力量,一听就是大家之作。
很好奇的一翻那个宣传的小册子,却发现音乐制作挂的是顶尖音乐公司的名字,而音乐总监竟然是林枫本人,不由会心一笑,很多公司老板都喜欢来这套,虚荣心作祟把自己的名字塞入到制作团队里,以显示自己有才华,这位林枫到底是年轻还是不能免俗,不过敢把自己挂音乐总监的名号,不怕了面的人不服气他吗?
冯晓网之所以能从一个工人成为中国顶尖的商业导演,不光是源于他的才华横溢,更是由于他的吸收能力强,勤奋好学的缘故,只见他缓缓拿出一个笔记本与一只笔放在了自己的夫腿上。
可能普通人看完一部电影后,特别是一部商业片后会习惯性的感叹。不过如此嘛?我要是当导演保不齐也能比他拍的好看,可是殊不知想拍好一部商业片是最最困难的。
需要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巧妙的剧情编排,恰如其分的配乐,精巧的桥段铺陈,推动剧情又不失幽默的对白,精美的场景等等诸多因素完美的结合,才有可能让观众在九十分钟的时间里,连厕所都不想去上。
冯晓网很早已经就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他看什么电影,都会用他的随身笔记记录下这部电影中出彩的地方,特别是那些有效果的台词他是最注意,正因为这样平日里日积月累,他的电影里才能有那种独有幽默语言风格。
这些平日里根本没有什么时间看电影的领导们,随着影片的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