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家庭会议(一)(1 / 2)
安杨氏前脚刚从大儿子家离开,安敏就去找大哥套上牛车接王氏去了,她太了解外祖父家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了,不说别人,那几个舅母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再不把人接回来,娘真的会被她们几个磋磨死的。
被接回来的王氏已经不复昔日里在铜锣村时的风采,人瘦了一大圈不说,蓬头垢面、浑身贼兮兮的。安敏边帮她收拾边在心里骂堂妹蛇蝎心肠,贪慕京城的繁华,一去十几天不肯回家,她要是早点回来,或者临走前留个话,娘哪里用遭这么多的罪。
安向石被媳妇乞丐般的造型恶心坏了,只看了两眼就告诉安敏让她这两天陪着王氏住,自己出门躲……办事去了,翻箱倒柜拿着一把铜板头也不回的走了。
家里本来就没钱,现在连最后的铜板都把拿走了,安敏欲哭无泪的坐在那里发呆。看看自己过的日子,再想想堂妹一出门马车、丫鬟、护卫簇拥的场景,安敏心底对堂妹的羡慕、嫉妒、愤恨犹如海潮一波一波涌起,久久不肯褪去。
办完大儿子家的事,安杨氏又让小儿子去通知老二一家,明天回来商量送孙子去镇上读书的事。
“娘,二哥家三个侄儿都去读书的话,需要不少银子呢!您打算让谁来出这笔钱呢!”安向树不但没走,反而坐了下来,不事先和老娘沟通好,他怕最后一家人再闹个不欢而散。
“大伙一起拿呗!”安杨氏不以为意道,不就是送三个孙子去镇上读两年书吗?几十两银子四家凑一下应该拿的出来,要是早点送孙子们去镇上读书,也许两年后安家就能出个秀才或者举人了,那可是花银子都买不来的荣耀啊!
“儿子算过了,他们三个都去镇上读书的话,每年束脩和书本费加起来不下五十两。”
“怎么可能……平哥舅舅说三十两就够了啊!”要是五十两银子的话,好像是多了点哈。
安杨氏这些年自己攒的加上小孙女和儿女们孝敬的有五十两的私房,她原本打算自己拿出十五两,另外几家分摊十五两,就算大儿子没银子,老三、老四两家也能凑出十五两银子的。
现在小儿子说每年得五十两她心里就有点打鼓了,见老娘有点犹豫,安向树接着劝说道:“要是一年的话,咱们节省些,咬咬牙拿了也就拿了,两年一百两,谁家掏的出来。
再说要是他们考的好了,继续念下去,花费的银子会越来越多,难道为了供他们几个读书,咱们都不过了吗?”
安杨氏嘴唇蠕动半天,想说老三家有钱,让他们多掏点不就有了吗?
看出老娘是什么意思,安向树问:“三哥家哪来的银子,咱们住的这么近您不是不知道他们家除了山庄和田地外,根本没多少现银。再加上山庄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花销,您不能光顾着二哥,就不管我们兄弟的死活吧!
难道逼着三哥卖地吗?别忘了那些田地可是宁儿两口子帮着置办的,人家建安侯知道了能愿意吗?”
“我……”安杨氏当时一听亲家舅舅说孙子如果换了学堂有可能考上秀才的话,就把别人、别的事抛到脑后了,现在想想,自己答应的太草率了,那该怎么办好啊?
看见老娘又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样子,安向树既心疼又生气,您自己没那个能力就不要往身上揽差事,现在知道左右为难了,当时怎么就不好好想一下再做决定。
从最初的被大嫂说动把侄女安宁许给瘸子,差点害死那孩子,到现在贸然答应送几个侄子出去读书,完全不顾别人家的实际情况来看,老娘不但耳根软,还好糊弄。偏偏自己媳妇又是个绵软的,家里要是有一个像小侄女那样有主意,思虑周全的人在旁边看着老娘还好,不然的话,真不知道她以后还会做出什么让人为难的事情来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