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大出血(2 / 3)

加入书签

原民众的确认,也正是如此,市集上,砍了不少人头,现在,并州大大小小的势力,都不敢妄动,也没人敢再污蔑我并州军。”说到这,戏志才还忍不住的兴奋,因为他想到了查抄的那些物资,“主公,估计你也想不到,这抄家抄到的资源,真是解了我军的燃眉大急。”

“看志才这意思,粮食抄到不少吧!”高顺自然知道戏志才所谓的燃眉大急是什么,现在,对于并州军来说,钱还真是不缺,大汉几个皇帝积攒的钱财宝物,都被高顺抄来了并州,甚至,在财富上足以比拟董卓,当然,最终的结果也不好确认,毕竟董卓可是把整个洛阳都席卷一空了,因此,钱对于高顺来说,还真只是个数字,只有粮食,才是高顺现在急需的。

“回主公的话,一个世家,几千石的粮食还是有的,目前,我军已经收缴了二十万石粮草,还有一些世家,到主公规定的米市行,卖掉了一部分粮草,想必,如果不是大战的话,保我军民一年的粮草是不成问题了。”戏志才的这番话,真如及时雨,让整天提心吊胆的高顺,总算是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

“志才,我们还不能放松,”刚松口气,高顺又想到了如今的局势,“现在,供养并州的免费粮食开始收缩,低于十二岁,五十岁外,免费提供口粮,十二岁到五十岁间的,减少一半口粮,同时,太原开始雇工,充实到官府设置的各个行业中,让这些人能够通过劳作获得另外的粮食供应。”

刚听到高顺提到的口粮减半,戏志才忍不住要提建议阻止,要知道,现在并州发放的粮草,本身就只能维持民众的日常生活而已,一旦减半,肯定是活不下去的,不过,听到高顺的后话,戏志才才知道,高顺又提了一个好主意,这样一来,对于太原整个城池的建设,人手就充沛了,同样的,也解决了那些没有达到征兵条件的民众,能够得到活计生活。

“主公,这的确是条好策略,解决了大部分民众的生活,也让那些势力再难招收闲人,”戏志才所指,在场的人自然都清楚,如果有事做,谁还会加入现在被高顺作为打击对象的这些太原势力,况且,现在也取消了人口买卖,跟着这些势力混,当然比不过跟着高顺干,来得那么安全,要知道,这些势力随时都会被高顺作为打击对象。

“主公,还有一件事,我们收回的那些耕地,该怎么处理?”现在,可以说太原的所有耕地,都属于高顺的,再也没有世家的私地了,同样的,也不会有人再负责农田的耕种了,现在倒好,准备入冬了,到了春季的时候,该怎么处理呢?

曹操的屯田,是用军队,现在田地回来了,是不是也采用曹操那一套制度,还是按人头分发下去,征税这个问题,一直是高顺想回避的问题,当然,也是因为现在并州的官府基本上算是被毁了,没有正常的体制,也难以实行原有政策,现在并州也都是军队为主,要实行实名策略,也难为了众人。

“志才,你可有什么好的主意?”高顺看向戏志才,想让这个军师,给自己想想办法。

“主公,收回土地当然是对太原势力的再一次打压,而对于农田来说,如果制度处理不好,影响了明年的收成,可能就会影响我军未来的基础,我军明年的粮草如果不能得到保障,不用敌军进攻,我军就再也没有粮草供应了,这些世家的老底都被我们取了,也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其一,这农田的产量要保障,其二,怎么让这些粮食成为我军的物资,这个税收就比较关键了。”戏志才自然也知道重要性。

“志才,取消人头税,农田免费租用给农户,采用十征五的税赋,种地的可以免费提供一年粮食,让他们统计,看看有多少人愿意种地的,不够的田地,雇人去开荒吧!”高顺想想,既然没有其他的主意,总是要定下一个基调的,也就把大部分的利益放了出来,要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