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节三:议会的波澜(1 / 11)
一、虚拟议会厅:共识之地的裂痕
三元议会的虚拟议会厅悬浮在 “星海共识域” 中 —— 这是一个由光脉网络构建的半透明空间,穹顶投射着实时的银河系星图,108 颗代表不同文明区域的光点(地球 36 颗、火星 24 颗、乐土环带 30 颗、木卫二 18 颗)环绕中央的 “共识坛” 均匀分布。地面是流动的淡蓝色光纹,象征三元文明的 “共生脉络”,光纹会随代表们的意识波动改变亮度 —— 和平讨论时呈柔和的波纹,冲突激烈时则会出现尖锐的断层。议会厅的席位按派系划分:原人代表的席位是木质纹理的虚拟平台,表面镶嵌着地球土壤烧制的陶瓷铭牌;云民代表的席位是由数据流构成的半透明气泡,内部漂浮着他们正在处理的信息碎片;智灵节点的席位是银色的几何棱柱,棱柱表面的指示灯会同步显示其逻辑判断状态(蓝色 = 理性分析,黄色 = 争议评估,红色 = 危机预警)。此刻,“共识坛” 中央悬浮着《磐石解密报告》的全息投影 —— 淡金色的信号波形在黑色背景上跳动,旁边标注着 “源流特征匹配度 68.7%” 的红色字样。报告下方,循环播放着 “源流净化战争” 的历史影像片段:地球亚洲大陆的光脉防御网被撕裂,火星表面的生态穹顶坍塌,木卫二冰层下的艾拉光脉发出绝望的脉冲…… 这些画面让议会厅的流动光纹瞬间凝固,108 颗区域光点的亮度同时变暗,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沉重。当最后一段影像(艾拉共生体意识核心自爆的白光)消失时,议会厅陷入了长达 30 秒的绝对寂静 —— 连光脉流动的声音都仿佛停止了。原人代表伊莱亚斯的虚拟形象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