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不给警告,不虚张声势,不留余地((1 / 11)

加入书签

    105:不给警告,不虚张声势,不留余地(求月票!)(第1/2页)

    和直觉中不同的是,矮个子防守高个子往往会取得奇效。

    80年代,全联盟都在研究如何限制迈克尔.乔丹。

    在“乔丹法则”之前,防守迈克尔.乔丹只有一个办法——用一个比他矮,但脚步和对抗跟得上的家伙无时无刻缠绕他,让他无法轻松出手。

    悉尼.蒙克利夫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初代乔丹杀手,身高191公分的他总是让年轻的MJ陷入苦战。

    96年总决赛加里.佩顿对MJ的防守似乎再次应验了这个策略的有效性。

    尽管193公分的手套需要依托施拉姆夫、坎普等人构建的锋线协防体系,但他凭借牛皮糖式无球缠绕依然压低了MJ的中距离命中率,逼迫MJ只能朝人满为患的禁区发起冲击。

    00年代,防守德克.诺维茨基也是同样的思路。

    无论是麦迪还是迈克尔.皮特鲁斯,他们都让进攻效率夸张的德国战车抛锚。

    这种防守智慧现在又被迈克.布朗移植到2006年的东部半决赛,他将勒布朗.詹姆斯推到了林奇面前。

    迈克.布朗相信这会奏效,因为林奇还不具备持球在中距离作业的能力。

    只要LBJ能在中距离死咬住林奇,逼迫林奇冲击骑士的铁桶阵,胜利将手到拈来。

    这个策略唯一的缺点就是LBJ将花费大量体能在防守端,进攻肯定会受到影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