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华流,顶流(2 / 2)

加入书签

主机的……劲头是一点不比云省人小啊。

最搞的还是洋人翻唱粤语版的《海阔天空》,这绝对是一次极其成功的翻唱,让听众拐得连原词是啥样都完全想不起来了。

爷爷也有鸡窝

我要刀插我哥

遭遍天雷

偷走我的鸭子

卖给村中王志勇

也会怕有一天会被刀

好刀

……

网友甲:王志勇——老子要辟谣,兄弟,我愿意对天发誓,已经把鸭子钱转给你哥了。

网友乙:笑死人不偿命是吧?总有一天,黄嘉驹会被你们这批人给唱活的……我天,听得老娘都要绝经了。

网友丙:这首歌讲述了什么呢?弟弟为了争夺爷爷鸡窝的继承权,用刀捅伤了哥哥。这种行为最终招来天雷,弟弟侥幸活了下来。哥哥经过这件事,知道了武器的重要性,于是偷了弟弟的鸭子,并把它卖给了同村的王志勇,换回了一把好刀……

……

开罗美女用纯正的华语在《犹撒达人秀》的舞台上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这些华夏歌曲的反向输出简直成了世界人民的大联欢,华流成为了当今世界的顶流,即便是不懂华语的外国人,也在使用他们的母语来翻唱华语歌曲。

犹撒有位全职视频创作者叫巴哥,他一个人就翻唱了上百首的华夏歌曲。他神奇的地方在于虽然他华语不好,但他会先用翻译软件去认真理解歌词,然后修改英文歌词使其押韵,再配合魔性的表情进行表演,这种创新形式就很受犹撒观众的喜爱。

还有不列颠的肖恩兄妹,不仅翻唱华语歌曲,还将歌词翻译成英文并重新编曲,甚至穿汉服拍MV,还为景德镇创作了英文推广曲——《青花蓝》。

有些华语歌在国外走红的方式其实非常意外。比如《今生缘》这首歌,它之所以能够爆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外国网友在歌词上玩起了“谐音梗”——男性把“我们今……”听成了英文的“Wo”(女人的欺骗),而女性则反过来听成了“All ”(所有的男人是骗子)。这种误解反而成为了华夏文化传播的催化剂。

大批的国外博主纷纷涌入国内的平台,英文版的《猴哥猴哥》,扶桑语版的《好汉歌》,高丽语版的《知否知否》,暹罗语版本的《西海情歌》……互联网上开始百花齐放,真正体现了华夏文化强大的同化能力。

这些翻唱很多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深度的融合和再创作。外国博主们各显神通,通过多种方式让华语歌曲焕发了全新的生命力。

成功的文化传播未必总是精深宏大的传统经典,“文化出圈”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这一大批华语歌曲的走红,既有节奏强烈,旋律魔性,情感普世引发的跨文化共鸣,也有海外受众对华语歌曲的新奇感等因素存在,而斗音国际版等平台的推荐机制,又极易让这种带有“魔性”、“搞笑”或“惊艳”标签的内容形成病毒式的传播。

当然,承载最深层华夏文化精髓的,那些深刻而复杂的华语作品肯定是很难通过这种模式来形成影响力,但这种跨文化的对话在促进文化符号的普及和软化华夏形象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