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说服(2 / 2)

加入书签

“真是个有才华的年轻人,有能力还能做到这么谦逊,确实是很难得啊!”受到夏沫慷慨激昂的情绪影响,奉俊浩喟叹一声,“很多人都说华夏的电影文化产业非常落后,看来是他们见识少了,至少他们没有看到像你这样的年轻人。”

“不瞒你说,你这部《寄生上流》算是写到我的心坎里了,我最近也正好在琢磨这方面的题材呢,这种情况在华夏语里好像是叫‘君子所见略同’是吧?不过这次你下手比我快!

“不过也幸亏是这样,我才有机会认识你这样才华杰出的年轻人!”来而不往非礼也,奉俊浩随手还给了夏沫一顶高帽,大小还挺合适。

夏沫看着奉俊浩的眼睛:“我生在南方小城,后来到京城上学,见过太多渴望阶层跃升的人。他们拼尽全力想‘挤’进另外一个世界,可鞋底的泥、身上的潮气,根本都藏不住……

“当时我就萌发创作《寄生上流》这部戏的念头了,可一番实践下来,我总感觉自己的笔力还是不够,很多东西把握不好……

“比如剧本中‘楼梯’的意象,我想让它成为阶层的隐喻,可怎么才能让它不显生硬?还有两个家庭的‘互动节奏’,我怕写得太‘戏剧化’,反倒弄丢了那种日常里的荒诞感……

“这剧本很多地方还是非常粗糙的,比如结尾基宇想‘赚够钱买豪宅’的那段,我本想模仿《杀人回忆》的结尾,用追问来作为这个故事的结尾,但我找不到那个‘收力’的点。

“还有视觉上,半地下室的‘低饱和度’和豪宅的‘冷白亮’之间应该怎么过渡?

“基婷第一次进入豪宅时,手放在真皮沙发上的‘停顿’,该怎么拍才能让观众感觉到她是在触摸并不属于她的世界?

“这些细节,都离不开您这样的前辈给予指点……

“您不是常说‘电影是跨越边界的语言’吗?如果我们能一起把这个故事拍出来,或许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不管是首尔还是京城,不管是半地下室还是胡同杂院,那种‘被时代推着走的身不由己’,应该都是共通的。

“我想邀请您做我的‘创作顾问’,可不只是让您挂个名,我希望听到您的想法——哪怕是需要推翻我的剧本框架,只要能让这个故事‘活’起来,我什么都愿意改!”

说到这里,夏沫也忍不住有些激情澎湃起来,主动起身向着奉俊浩伸出了双手:“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我能抓住‘问题’,但怎么用电影语言把这些问题‘剖开’,让观众笑着看,看完了再心里发沉……那种藏在日常里的尖锐,那种‘所有人都没错却酿成悲剧’的宿命感,或许也只有您才能帮它立起来! ”

这番话,夏沫其实已经在心里琢磨好几天了。不卑不亢说起来简单,真要做到还是挺不容易的。

他既要通过楼梯、日常的荒诞感等等这些向奉俊浩点出其实我懂你的创作密码,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实力;又要将《寄生上流》中双向寄生和阶层隐喻这些核心议题与奉俊浩一贯关注的“社会肌理”绑定,让对方觉得“这正是我想表达但又未表达的角度”,实现双方的价值共鸣。

夏沫没有把自己放在“晚辈求助”的位置,而是换成了“邀请同频者跟自己一起完成一项有意义的表达”,这就很好地满足了奉俊浩被理解、被需要且创作理念被尊重的核心诉求。

在奉俊浩眼里,夏沫再也不是一个“有点能力但却想走捷径的新人”,而是一个“抓住了好故事,并且懂电影本质”的同行者——帮助这样的人把一颗“好种子”培养成“参天大树”,本身就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

于是,奉俊浩也笑着站起身,紧紧地握住了夏沫的双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