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隐形人,心有灵犀一点通(2 / 4)
染尘埃,剑法会变得狗屁不通。
慈航剑典就是先前说过的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剑法,越是天马行空,越是无拘无束,剑法威能越是强大。
冯素贞给程淮秀订下规矩,不许随意发散思维,不许肆无忌惮出招,这里限制一下,那里留下一道指令,剑气与剑气间,编织出一张天罗地网。
层层迭迭的剑气如蚕茧、如镣铐、如木枷、如罗网、如倒扣金钟,让人出剑如负泰山,收剑如担须弥,手腕好似绑了铅锤,力量速度飞速减缓。
程淮秀有种在海底比剑的感觉,压力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无所不至,淡然无痕的剑心通明,出招收招之间,被水流显化出了刀削斧凿的痕迹。
千年之前,道门天宗掌门晓梦与小圣贤庄庄主伏念以剑论道,以道门天宗绝技心若止水、万川秋水,化小溪潺潺为沧海碧波,伏念一剑刺出,为水流制定规则,剑气碰撞瞬间,水流绽放朵朵浪,以示“见问道”理念。
冯素贞和程淮秀比剑亦是如此。
冯素贞进退自如,渊深如海,但绝无怒海狂潮、滔天巨浪,以圣王剑法束缚剑心通明,却总是留有余地。
程淮秀总是能在剑招被束缚到极致时找到出路,每次“突出重围”,剑法都越发灵巧,就如同脱胎换骨。
同理,冯素贞总是能在程淮秀豁然开朗时,重新凝聚剑网,任凭程淮秀左冲右突,终归被层层迭迭、密密麻麻的剑网所束缚,只能一次次突破。
成功则破茧成蝶。
失败则束手就缚。
两人原本是演戏,打着打着竟有惺惺相惜的感觉,冯素贞把圣王剑法、坐忘心法、凌虚御风循环使用,偶尔夹杂达摩剑法、如来神芒的套路,把儒家剑法之浩荡,道家剑法之潇洒、佛门剑术之慈悲为怀,发挥得淋漓尽致。
程淮秀剑心通明,不染尘埃,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在战斗中吸收冯素贞的剑道理念,既坚守本心,又顺势而为,如汪洋大海惊涛巨浪中的一叶扁舟,随着海浪翻涌忽上忽下,海浪高则剑气强,海浪低则剑气稳。
剑与剑之间形成共振。
你剑意高远,我白虹贯日。
你剑意深沉,我端凝如山。
你天高气远,我凤啸九天。
你卧龙演策,我看破玄机。
莫说张翠山、殷素素,就连李兆廷也分不清两人谁的剑法更高明。
两人处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武道共鸣,剑锋、剑意、剑气、剑招、剑芒和谐共存,如太极阴阳鱼,阴阳转化循环往复,没有人可以停下来。
如果其中一人收剑,另一人开战至今积攒的气势必然喷涌而出,如火山喷发般炸裂,很容易把自己炸死。
孤阴、孤阳能单独存在吗
美人舞剑固然好看,但剑气萧萧如春雷,狐狸窝被两人拆成废墟,奸猾的老狐狸,被剑气轰的满地打滚。
最关键的是,人力有穷尽,无限度的循环往复、武道共鸣、战意积蓄,会逐步超出两人身体的承受极限。
谁能停止这个过程
李兆廷可以。
李兆廷双目微眯,洞彻玄机,在冯素贞用出一招佛法无边,程淮秀返还一招剑笑轩辕时,李兆廷破空飞起,双手同时弹出,食中二指轻轻一夹。
灵犀一指。
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兆廷和冯素贞的默契无需多言,弹指一挥间,轻飘飘夹住剑锋。
以武道共鸣推衍程淮秀剑路,在剑芒即将爆发时,左手食中二指,夹住色空剑剑锋,剑气剑芒随之消散。
“呼!”
纯阳罡气升腾而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