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的目标(6 / 10)

加入书签

他们并没有评奖环节,也不会角逐出一个一二三四名来,但毕竟涉及到评价,他的身份不适合参与到这样的环节里。

    永山河三那边的动静,陆严河他本人没有做任何回应。

    回应会很掉价。

    有一个官方回应就够了。

    不过,因为这一次电影节做得非常偏向于学术性,少了明星和名流的出席,不可避免的,在影响力和关注度上并不是很好。

    整个电影节举办下来,关注度最高的事情,竟然还是永山河三指责陆严河这件事。

    好在国内几家的电影媒体还是比较给力。

    即使公众的关注度不是很高,他们还是非常敬职敬责地跟了每一场电影放映及之后的活动。

    尤其是央台电影频道,以及琳玉在岳湖台的评论节目,每天都会拿出一定的时段来讲电影节的有关内容。

    对于真正关注电影的这一群人,他们还是挺兴奋的。

    因为真的很难看到这么多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影评人,集聚一堂,同时对一部电影展开评价、讨论,甚至会有针锋相对的场面。

    尤其是很多电影学院的学生,抢到票,能够到现场听到他们的争论,甚至获得机会提问,他们事后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分享这一切,状态特别嗨。

    -

    “但确实是有点奇怪啊,以陆严河在演艺圈的人脉,他想要请一些明星艺人去给这个电影节站个台,打打知名度,那不是很轻易的事情吗?之前那么多人被他召集起来一起私下聚会。”

    “那是因为招待的是邬杨,荷西电影节的艺术总监,怎么一样。这种电影节,说得好听,冠了一个国际电影节的名头,实际上就是把那些一线电影节不放在眼里的影评人找过来,煞有其事地开一个集会罢了,谁关注呢。”

    “陆严河他这是想要做华语电影的领军人,全面开花,真有野心。”

    “他不做,还有其他人能做吗?有一说一,现在华语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几年,一半都跟陆严河有关。”

    “你这话说的,那你把陈品河、商永周他们放哪去?”

    “我没有说他们两个不行啊,可这几年,他们演的作品不多,到海外电影节上去拿奖的更少,你别说陈品河那部《白色珍珠》差点拿奖的事,最后没有拿奖就是没有拿奖。”

    “我只是觉得,虽然陆严河这几年确实做得不错,可你看他那些电影,除了王重的《三山》,全都是一些小情小爱的戏,《胭脂扣》《暮春》,还有什么《情书》,一听就还是那回事,我是看不上这些片子,没有真正的史诗级的片子。”

    “那你这也太狭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