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五百九十章 从客人到主人(5 / 12)
自己也是一样的,我们可能很喜欢一个作品,但我们都认为这是因为它跟我自身的经历产生了共鸣,可当我们要选择奖项归属的时候,我们自己也不可避免地考虑一件事,它足够好吗?它能配得上这个奖项吗?比起我们喜欢的,有时候,我们会选择一个更正确的。”
陈思琦恍然。
她明白陆严河的意思。
这就跟《跳起来》杂志上的用稿一样。其实有的作品,编辑团队都很喜欢,但是大家也清楚地知道,真要说文学性、严肃性,还是另一个作品更深。当他们需要推荐一些作品去申报文学奖项的时候,他们也会放弃自己真正喜欢的,推荐那些他们自己未必那么喜欢、但是更有文学性的。
奖项的设置,本身就意味着它不是按照个人的喜欢来运转的。只是很多时候,个人的喜欢会影响到价值的判断罢了。
陈思琦:“也不知道刘毕戈的《假死都不行》怎么样,我都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我也很期待,其实刘毕戈是我非常喜欢的那一类导演。”陆严河说,“他不会用那种显而易见的商业片和艺术片的界限来束缚自己的创作,而是会把任何题材、类型,都处理成他自己的风格。”
陆严河是觉得,刘毕戈就跟昆汀、王家卫和朴赞郁这种类型的导演一样,永远是个人风格远远盖过题材和类型。故事也好,人物也好,类型也好,都只是他们手里的泥巴,他们捏出来的作品,永远是他们自己。
这一点,陆严河在跟刘毕戈一起拍《暮春》的时候就感觉到了。
你要说他是一个非常不在意故事节奏和好看的导演,那也瞎扯,《暮春》的故事本质上就是一个狗血的青春残酷故事。但你要说他拍的是一个狗血的青春片吗?没有人在看过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