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六百七十二章(5 / 6)

加入书签

p; 这其实很不符合陈梓妍往常的作风。

    但是现在陈梓妍却觉得,对于陆严河的规划,永远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他身上最大的变数就是他那层出不穷的剧本。每一个新剧本的出现,似乎都能够带着陆严河进入到一个之前都不敢想的阶段。

    比如《源代码》《红眼航班》《活埋》几个剧本轮番冒出来以后,谁都没有想到,它们成为了《毁灭日》陷入僵局之后的几个破局点,还在这种情况下,让陆严河阴差阳错地抓住了机会,成为了《毁灭日》的制片人。

    灵河成为《毁灭日》的投资方之一,正式进入了好莱坞电影的投资圈。虽然说,这其中有着很大的偶然因素。

    这一次牛刀小试,最开始的目的,其实只是想要打赢陈品河阻击战。

    但是,就像陈梓妍对陈思琦所说的那样,陆严河在成功地把江军推上了《毁灭日》男主角的位置以后,他内心深处确实萌生出了一个崭新的想法:一方面,他在努力地推动华语影视剧出海,另一方面,他也应该发挥这个行业最大的宣传利器,明星作用,比如,推动更多的中国演员被世界更多人认识,让他们通过演员,去了解更多的中国影视剧。

    他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现在陆严河主演的电影,在美国院线这边的票房,基本上都能够达到百万美元的成绩。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对很多的外语片来说,想要突破五百万美元的票房都极难。

    很多人都只能看到那种取得石破天惊成绩的黑马之作,实际上,如果真的像很多导演一样,有了自己忠实的影迷,他们的作品一样是可以打破藩篱和限制的。

    就像西班牙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他的电影可能在任何单一市场,都无法取得特别高的票房成绩,顶多数百万美元,可是,这样的导演,在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影迷,他们的电影上映,甚至不受档期等各方面的束缚——因为受众的目标很明确,最后去看他们作品的全球总票房,少则三四千万美元,多则近亿,甚至破亿。

    现在陆严河在世界各地的电影市场,颇有一点这种“作者型电影人”的性质。有一小部分影迷,认可他这个人。所以,导演也好,主演或者编剧也好,只要是他真正参与进去的电影项目,都会有一批影迷愿意买电影票。

    商业上的影响力,陆严河是靠《迷雾》《鱿鱼游戏》《老友记》打出来的。

    但真正的、核心的影迷,无论他拍什么,做什么,都有一批人愿意支持并买单的影响力,陆严河是靠《三山》《暮春》《荣耀之路》《胭脂扣》这样的电影,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江军也好,江玉倩也好,他们两个现在都站在一个非常高的起点。

    可以说,有合适的项目推动他们进一步被全球观众认识的话,他们是完全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知名度,甚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