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七百零二章 电影节(8200字更新!)(3 / 10)

加入书签

,“这样,无论是选片也好,大家的讨论和映后交流也好,都可以有一个更加明确的东西。”

    陈思琦:“一开始我们也想过要做主题式讨论,可是也担心,这样的做法会限制大家真正想要讨论的东西。”

    “我们只是定一个主题,而不是限制说只能谈论这些。”陆严河说,“当然,这也意味着你的主题得选好,得选一些对于电影界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概念。就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处女作,对于电影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永远在被讨论的概念,当然,对一个电影节来说,以这个为主题,相对平庸了一点,因为这会让讨论变成一种综述,一种回顾。”

    陈思琦笑着点头,“你看,你说起来头头是道,你来做这个工作是最合适不过的。”

    稍后,琳玉过来了。

    她听到陈思琦说陆严河可以来帮忙的时候,琳玉直接说:“别帮忙了,直接让我抽身吧,这项工作真的需要一个人安静地思考很长时间才能够做出来,但我现在不仅要录岳湖台的常规节目,还要邀请各个影评人,根本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做这件事,思琦,我强烈建议,就从这一届开始,我们每一届的片单和每一部展映电影的介绍词,都专门请一位有影响力的电影人来做。”

    陈思琦转头看向陆严河。

    “你觉得呢?”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挠挠头。

    “我怎么觉得我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呢。”

    -

    尽管如此,陆严河还是把这个活儿给接了下来。

    第一届国际影评人电影节举办得算是很成功的。尤其是最后以一本书的形式,记录汇总了各位影评人们在电影节的发言,并在全球各地出版。

    比起一般的影评人论坛,这个电影节无疑是把影评人的地位推到了一定的高度。

    尤其是这本书的出版,意味着每一个影评人在其中的文章,以及电影节全过程的记录,都以一种具体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无论是在书店,还是在图书馆,它都有了更长时间跨度里被电影爱好者读到的可能。

    所以,第二届的举办,既顺理成章,也很受期待。

    怎么选择第二届的片单?

    陆严河看了看琳玉之前已经做了的一个单子。

    琳玉其实还是在尽量地平衡影史经典和冷门佳作。

    陆严河看得出琳玉想要通过这个电影节,去把影史上一些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佳作,重新翻出来,甚至是抱着让它的价值被人看到的野心。

    实话实说,如果国际影评人电影节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是它独有的一个价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