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四百二十七章 动静有点大(一万两千字更新!)(4 / 15)

加入书签

几个亿的成本砸进去,现在都是短剧,成本就只要几千万,多一点、精品一点的上亿,风险都比以前小多了,而且,试错的成本也变多了。”

    这倒是真的。

    “《六人行》第一部成功了,再拍第二部,《十七层》成功了,也再拍第二部,不是说不能拍长,这样一来,大家的风险就减小了,演员们可以随着第二季、第三季的拍摄涨片酬,制作方、平台方的制作压力也减小很多。”陈梓妍说,“以前大家都知道这样的道理,可是没有成功的案例之前,这个风气就没办法扭转过来,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按照一个环境的惯例在运转,只有出现了打破这个惯例的人,才会出现新的惯例。”

    陆严河的点了点头,陈梓妍每次跟他说的这些,都让他挺受益的。

    “我听说,江玉倩就在接触一部文艺片。”陈梓妍跟陆严河说,“她现在在拍《鱿鱼游戏》,我本来还以为她后面会再接一部受众大一点的剧集来演,没想到,她又开始折腾了。”

    陆严河想了想,说:“玉倩姐还是想要转型的。”

    陈梓妍说:“转型当然是要转型,但是自己的基本盘还是要稳住的,如果自己的基本盘稳不住,盲目追求转型,很可能就把自己给折腾没了。”

    她笑了起来,“如果我是江玉倩的经纪人,我会很明确地告诉她,她的问题不在于想转型,而在于为了转型,产量大幅度减少,失去了曝光和热度,全靠她过去的作品和粉丝撑着,这才是问题。你看看她,这两年拍了几部戏,上了几个综艺节目?不保持曝光,就没有热度,戏再扑,那不就是摧枯拉朽地走下坡路吗?”

    陈梓妍说的这番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江玉倩现在事业发展的问题所在。

    陆严河听了,也豁然开朗,觉得确实如此。对于一个演员的长期发展,陈梓妍总是看得很准确,有大局观。这一次《焚火》的事情,其实也从侧面反应出了陈梓妍让陆严河一定要尽快演一部商业大片的正确性了。

    在别人眼中,陆严河已经是他这一代男演员中最顶尖、最有代表性的了,要什么有什么,无短板。

    可是,黄太能够不打折扣地给商永周开两千万的片酬加院线票房收益分成,却只肯给陆严河八百万的片酬,就说明在这样一个顶级的电影公司眼中,陆严河身上的短板其实很大——他没有扛商业电影票房的经历,他过去的电影票房成功,更多的是偶然,而不是商业上的规律,是难以复制的。

    陆严河想要让自己的演员之路走得更有主动权,就要把这些关键性的短板给补上。

    “这一次《人在囧途》和《胭脂扣》双双入围荷西电影节,对你肯定是好事,你在电影方面的基本盘,其实主要就是在于这几个国际电影节,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演员比你在国际电影节上刷脸刷得更多了。”陈梓妍说,“不过,你目前主演的电影就只有《荣耀之路》,再没有别的电影了,我们后面应该好好地挑几个电影剧本了,我想问问你,你是打算自己给自己写剧本,自己做,还是从外面接本子?”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