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六百二十七章(4 / 12)

加入书签

体场的时间。

    前期是打基础,做热度,铺基本盘,现在是需要有专业人士来“带节奏”,带动观众真的要准备进电影院了。

    在这个方面,《情书》的宣传策略从始至终都非常明确,就是学生群体和三十五岁以下的这一帮白领。

    其实,猫尾那边的负责人有提过,是否要扩大宣传范围。

    因为陆严河有很多的“父母辈”粉丝。

    振华大学学生的这个身份,让陆严河受到了很多父母辈的关注。

    陆严河直接拒绝了。

    “这部电影,你们觉得会是爸爸妈妈辈喜欢的吗?”陆严河问,“到时候他们很多人看了这部电影以后,都觉得这部电影会引导他们小孩早恋,联合起来要抵制这部电影怎么办?”

    陆严河再次强调:“虽然目前从数据上来看,《情书》的票房可能会有一个不错的成绩,可这部电影不是一部全民向的电影,你们不要把它当成一个所有人都愿意去电影院看的电影来宣传。”

    猫尾这边却也因为陆严河的个人意见太多,有些不爽。

    作为发行公司,他们当然希望这部电影的票房越高越好,多多益善。

    他们跟陆严河签的发行协议,可是一旦这部电影的票房过了七亿,发行方的分成比例就会多20%的。

    这是他们第一次跟陆严河合作,他们给了陆严河非常优渥的发行条件,票房保底都开到了3.5亿,很夸张。这也是为了跟陆严河结下善缘,方便以后继续合作。猫尾这家专门做数据统计和分析发家的公司,是非常清楚,陆严河这三个字对于电影院观众的吸引力的。

    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会什么都听陆严河的。

    该有的尊重还是有。

    他们很认真地跟陆严河说,现在电影院的下沉市场非常关键,几乎决定了一部电影的票房上限。

    如果《情书》始终只在它的固定观众群做宣传,会直接把很大一块市场拱手让人。

    陆严河说:“我想我的意思,你们误会了,我不是说其他的观众就不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在电影上映之前的宣传策略就是一网打尽,很有可能就会让很多不是这部电影目标观众的人进电影院,然后,觉得自己大受欺骗,出来以后,也会批评、诋毁这部电影。《情书》这部电影一定是得走口碑路线才能让总体票房更高的,它的基础盘不小,但我们需要通过一开始的好口碑去发酵。”

    猫尾这边的人跟陆严河这边的人,几乎每天都在掰扯这些事情。

    最终,两方都做了妥协。

    等到《情书》上映的前一天,宣传量来到了最高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