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怕个屁(八千字更新,求月票(8 / 9)
就是经典叙事,而《十七层》是题材和视觉吸引人的非经典叙事,它并非完全遵循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更不用说《三山》,它的作者性特征过于明显,其影响风格已经超越了叙事的结构性,是一场仿佛意识流的梦。
而回过头来看,《大红灯笼高高挂》《胭脂扣》和《人在囧途》的剧本则是典型的经典叙事。只是人物、背景、风格有差异。
他能够在这个阶段依靠自己的能力把剧本写出来的电影,竟然全都来自于经典叙事的故事。
不是因为经典叙事门槛低,所以能写出来,而是因为经典叙事足够经典,所以水平低的人也能有样学样而已。
陆严河大受打击。
他本来都觉得自己写剧本确实是有点天赋的,现在看来,他仍然只是因为拥有一座金矿,所以怎么折腾,折腾出来的都是金子而已。
刘毕戈这几天几乎每天都会跟陆严河见面。
他看出来了陆严河这几天心情有些不太对劲,但也不知道他是怎么了。
倒是每次聊《暮春》的时候,刘毕戈发现,陆严河都很少提意见了。
之前陆严河是一个经常提意见的人。
“你对《暮春》就已经这么满意了吗?”刘毕戈问。
“啊?”陆严河愣了一下,不知所措地看着他。
刘毕戈说:“我看你现在都没有什么意见了,之前不是每一次讨论,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吗?”
“我不知道我说的那些想法,到底对不对。”陆严河说,“而且,剧本本身也已经很好了。”
“剧本这种东西,就没有很好这种说法,永远是越改越好的。”刘毕戈说,“而且,你站在演员的角度对剧本提出意见和想法,我挺想听听的,不同的视角总是有不同的东西可以看出来。”
陆严河怔怔发呆。
刘毕戈伸手到他眼前挥了挥。
“发什么呆啊。”
陆严河回过神来,“哦,没有,不是发呆。”
“那是什么?”
“我……我就是在想,我到底有没有做编剧的能力。”陆严河说。
刘毕戈微微皱眉。
“是谁又跟你说《六人行》剧本写得不好了?”
陆严河:“差不多吧。”
他这个情况,也无从解释起。
刘毕戈:“你就别管那些人的说法了,我跟你说,别的不说,能够完整地写出一个剧本,还能够得到观众的喜欢,就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编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也会被自己的偏见所束缚,别管那些声音,什么好不好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