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给人打把伞(6 / 7)

加入书签

好,把自己都给烧着了。

    而且,拍摄一个作品,前期要做多少准备,从无到有,经历讨论丶争执丶磨合,最后达成统一。

    中途接手,那就是赶鸭子上架。作为一个创作者,你都没有时间和空间去做「创作」,你只能拿着现成的这些材料,在极短的时间里去搭出一个模型来。

    简而言之,你从一个建筑师变成了一个工程师。

    基本上没有哪个好导演丶尤其是已经成名的导演,会在这种情况下接盘的。

    陈玲玲说:「这种情况下,除非是急切需要一个机会的导演,否则不会有人接的。」

    她想到了什麽,「说起来,咱们这个节目拍短片的导演,不是有一个叫刘曼波的年轻人吗?他负责了陈碧舸跟成海的那一组拍摄,我觉得拍得还挺不错的。他拍得挺稳的。」

    经陈玲玲这麽一提醒,陆严河也想起了这个叫刘曼波的导演。

    他只有二十八岁,很年轻,做过摄影师,也做过副导演,被《演员的诞生》节目组签了下来,负责执导导师和晋级演员的PK短片。

    他是乍一看上去没有什麽风格的导演,但画面拍出来很舒服。

    当时陈玲玲就专门点了出来。

    「你是一个非常懂构图和光线处理的导演,你的摄影功底应该很好。」

    刘曼波就笑着说,「您眼睛很尖,我大学学的就是摄影。」

    不过,因为这档节目的主角是演员。

    拍摄短片的导演上台做了个自我介绍,简单聊了两句就下去了。

    陆严河立即让汪彪去找刘曼波的资料,以及他之前拍过的一些短片作品,又去打听了一下他后面的档期安排。

    其实,像刘曼波这样的年轻导演,他会来《演员的诞生》担任短片导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让行业看到他,从而得到执导长片的机会。

    像他这样,哪怕拿出来的短片质量很高,但因为没有执导过长片的经验,在投资方和平台的眼中,那就甚至不如一个一口气拍了三部烂片的长片导演——

    才华是远远不足以撑起一个庞大的剧组和大体量剧集的拍摄的。

    等晚上十一点,陆严河录完了《演员的诞生》,回到休息室,汪彪告诉他,刘曼波就在这里。

    「就在这里,是什麽意思?」陆严河疑惑地问。

    汪彪说:「他听节目组的人说你问他们要他的资料,还要了他之前拍过的短片,就赶了过来,说如果你有什麽想要问的,他可以当面回答。」

    陆严河一愣。

    他本来录了一天节目,有点困了。

    可是这个时候他又被惊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