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精神(2 / 5)
有交给我们来拍的可能?我们来承制。」
陈思琦惊讶地看着袁海,许久没有回过神来。
袁海见她许久没有说话,以为是为难,马上说:「如果不需要也没有关系,我也是习惯了,尽量从外面多接一点项目回来,公司人多,制作团队也是,养团队压力大,请见谅。」
「啊,不是。」陈思琦摇摇头,「我只是受到了启发,你跟我说之前,我还从来没有想过,可以从国外来找拍摄团队做跳起来剧场的戏。」
现在,跳起来剧场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制作压力。
演艺圈里,一段时间里,有才华丶有时间丶有想法可以来拍摄跳起来剧场的导演,其实就那麽多,包括被挖掘出来的,没有被挖掘出来的,不可能如过江之鲫一般,随便你挑选。
现在跳起来剧场刚开始,导演和制作团队人员的储备还能够支持这麽多戏开拍,但是,随着之前找到的好导演都用完了,后面就会越来越难找制作团队去拍适合的项目。
毕竟,她也不能要求那些已经在跳起来剧场成功的导演,还用他们拍第一部跳起来剧场戏的片酬来拍第二部丶第三部。而跳起来剧场的模式也注定了,即使后面随着GG费的增加,制作预算也能增加,可再怎麽样,也不可能增加到能够给人家支付市场价格的地步。
这还只是最基础的困难。
跳起来剧场这个模式,必须依赖于源源不断的新人导演等创作者的出现,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才能在这样的制作基础上,一直拍下去。
陈思琦之前就知道,陆严河的灵河公司在电影这方面,其实有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寻找合适的年轻导演,开展合作。但是,大概是因为电影本身就存在很多的国际化合作,在华语电影剧组,其实也有很多来自国外的技术部门人员,包括很多知名导演,其实都会开展非常多的国际合作,所以,陈思琦从来没有想过,跳起来剧场也可以从海外去找制作团队。
一方面,是因为电视剧这个领域,几乎就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先例,大家也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剧集这种体例,你从国外找导演来拍,拍不好,毕竟剧集比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接地气,更需要一个真正懂中国文化的「自己人」,才能拍出观众更喜欢的故事。
另一方面,陈思琦自己也觉得,跳起来剧场预算这麽低的戏,国内稍微有名一点的导演都请不起,怎麽请得起国外的导演?
袁海一开口,突然就让陈思琦反应过来,不是所有国外的导演都贵。
中国的影视剧市场,本来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这也让影视剧的制作人员片酬水涨船高。可是,像马来西亚丶泰国这些地方,他们自己的市场没有那麽大,连带着他们的影视剧制作人才其实也没有那麽高。
两三百万人民币拍一部两到三集的剧集,这对中国的市场来说,也许是一个非常低的成本,可对马来西亚这边来说,未必是一个低廉的预算。
问题就在于,马来西亚这边的人到底能不能拍出来?拍得好?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