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大爆,全球跑起来!(13W字(10 / 15)

加入书签

行程,回到国内,落地时,玉明已经夜幕落下。

    他收到绿谷那边来的消息,《情书》上映首日,八百家影院,收获了76.4万美元的票房,场均一千左右,属于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差的成绩。

    尤其是对于绿谷来说,拿下《情书》北美发行权,他们付出的成本是600万美元。

    这个开画成绩,让《情书》在北美的票房成绩有希望落到500万以上,属于一个意外之喜了。

    但就如陆严河所说的那样,《情书》在北美媒体和影评人中的口碑不算很好。

    最让陆严河没有想到的一个批评是,他们觉得陆严河自编自导自演这部作品,却只让他自己在里面演了一个这麽简单的角色,很让人失望。

    绿谷的施密特·劳利说:「北美这边的媒体和影评人对你的期待很高,所以不满意。」

    陆严河倒也不意外。

    《情书》里这种涉及生死丶哲思与东方文化背景的东西,在欧美那边,估计很难让他们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那种情愫。

    但是,无论如何,《情书》的上映,可以直接用「大获成功」四个字来形容了。

    在好莱坞,《情书》在北美的票房虽然不功不过,但是,对好莱坞的人来说,这些外语片的票房,一般是不用他们自己的那套计算法则来衡量的。

    《综艺》杂志就直言,陆严河第一次自编自导的《情书》,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获成功,仅用数百万美元拍摄的电影,在全球票房已经突破2亿美元,极有可能突破3亿美元,等等。

    这本杂志对陆严河的偏爱,还是足够明显的。

    在好莱坞,票房成功永远是王道。

    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去批评一部票房失败的大制作,但你几乎很难看到大规模的去批评一部票房成功之作。

    哪怕是奥斯卡。

    这跟国内还不一样。国内,颇有一种你票房越高丶艺术性越低的铜臭鄙视感。

    在《综艺》的报导下,陆严河可一点都没有出现「票房上的失败」,相反,他可是再一次大获成功了。

    -

    「现在国内好几家影视公司都在打听,我们自己有没有制作剧版的打算,如果没有的话,他们想要买下《情书》的剧版制作权,开发剧版。」

    徐天明跟陆严河说。

    陆严河:「电影才刚出来,现在就说制作剧版的事情,是不是太快了?」

    徐天明:「他们也不是马上就要着手制作,只是想先尽快把制作权抢到手里吧。从创作剧本到选角,再到拍摄和后期,没个一两年出不来。」

    「北极光和冰原是不是都来谈了?」陆严河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