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阿尔内博古特的后悔(1 / 5)

加入书签

    《恋恋笔记本》是一部发生在二战背景下的爱情故事。

    它本身的纯爱主题,在如今这个光怪陆离的电子时代,本身显得有些过时了。

    这是当时在制作阶段,就有人提出来的观点。

    “事实上,它本来就是一个发生在过去的爱情故事。”

    “通过一个笔记本,去看看过去的男人和女人的爱情故事。”

    陆严河在制作会议上,说:“这部电影有两个拍法,一个是怀旧式的、还原式的拍法,另一个则是现代化地去拍摄一个过去的故事,你们认为这个故事、这个主题,适合哪一种?”

    这样一个选择,其实根本就不用做选择。

    因为这就不是一个适合现代化的故事,在上周跟那个人上床、这周可能就已经分了手的现代背景下,让人相信一个男人可以等待一个女人一辈子,这根本就不具备可信度。

    “这样一个爱情故事,它的市场在什么地方?在这个一切都很快餐化的时代里,我们仍然还是想要去看到纯真的爱情。爱情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它距离我们现在足够远,我们才能足够信任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没错,也许很多人看完电影之后会说,那已经不是会在现在这个时代出现的爱情了,没有关系,它曾经存在过,光是这样一件事,就能够给与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女性观众安慰。”

    陆严河对《恋恋笔记本》的定位非常清晰。

    “无论在哪个时代,感动人的内容,永远都有观众买单。”陆严河说,“关键的地方不在于你们是否认为这个内容是否过时,而是你们是否能找到当下这个时代对于一个故事,能吸引、打动他们的点在哪里。比起所谓的爱情电影这个说法,我更愿意将这部电影称为怀旧电影。”

    本身陆严河对于跟索伦制作的三部电影就有着极大的话语权。

    再加上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实在也不高。

    所以,索伦最后完全尊重了陆严河的意愿。

    而陆严河为了在怀旧这个主题上大做文章——不仅仅是吸引到当下的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陆严河就提出了请出息影多年的电影巨星来饰演这两个主角的老年部分。毕竟,跟中国不一样,在欧美,电影观众组成的部分里,中老年是很大的一个群体。

    最后,克莱尔·泰勒和格里恩·瑞凡这两位演员是索伦通过他们的关系邀请到的,跟陆严河无关。但如果不是陆严河明确提出的“怀旧”,提出要请到两位在全球都要知名度和号召力的巨星,索伦也不会费这么大力气做这件事就是了。

    《恋恋笔记本》在荷西电影节首映结束之后,电影获得了如预料之中的反馈。

    评论界对这部电影普遍评价为“拍得很完整、合格,但是整体略有些俗套”,而媒体和观众评价则很积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