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曲折一(1 / 3)
朱元璋,这位驱除鞑奴、恢复中原的布衣天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起家,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最终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大明王朝。
然而,尽管他有着如此辉煌的成就,他却对后代的表现感到失望。
“虽说咱是独一无二的布衣天子,可后代不争气,那王朝的评价也肯定会很低。”
朱元璋继续说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不甘。
他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些例子,比如宋太祖赵匡胤,虽然他是皇帝中武功非常高的,但却有个混蛋弟弟和一堆昏庸后辈,这使得宋朝的评价大打折扣。
就在朱元璋黯然神伤的时候,天雷龙不慌不忙地开口了。
他的声音平静而温和,似乎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
“如果用地球的视角来说,后人给历代王朝都评定了很多不同的名称。”
天雷龙解释道,“在秦始皇嬴政建立大一统开始,分别是霸秦强汉、鼠晋坚隋,盛唐弱宋,蛮元刚明和奴清。”
听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睛微微一亮,他似乎对这些名称产生了兴趣。
天雷龙继续说道:“所以老朱你也别太伤心了,你的王朝其实在后人眼里评价非常好,被称为汉人最有骨气的一个朝代。”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其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儿子朱棣。
朱棣在位期间,对外抵御外敌,对内加强统治,使得大明王朝在他的统治下展现出了强大的国力和不屈的骨气。
“这也多亏了你家老四,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天雷龙最后说道,这句话让朱元璋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他知道,尽管后代中有些不争气的人,但大明王朝的骨气和精神依然被后人所铭记和敬仰。
“不过仁宣之治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天雷龙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异常严肃,仿佛接下来要讲述的事情十分重要。
朱元璋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疑惑,他对“仁宣之治”
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具体指的是哪段时期,他一时之间还真有些想不起来。
“仁宣之治,难道是我大明的治世吗?是咱们哪些后代呀?”
朱元璋疑惑地问道。
天雷龙见状,连忙解释道:“仁宣之治正是您的孙子明仁宗朱高炽和曾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治理下的王朝。
在您的洪武之治和朱棣的永乐盛世之后,这是大明王朝的第三大治世。”
朱元璋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的子孙能够将国家治理得如此繁荣昌盛,实属不易。
“这不是挺好的吗?怎么会有问题呢?”
朱元璋继续追问道。
“确实很美好,但是也会存在隐患的。”
天雷龙一脸凝重地说道,“虽说仁宣之志和文景之治并列为两大治世,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也都是非常优秀的皇帝,但他们并不像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那样,能将国家治理得长治久安。”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朱元璋,那眼神仿佛要穿透对方的灵魂,“老朱啊,这事也得怪你了。
你应该知道,东汉末年出现了什么情况吧?”
朱元璋心中一紧,他当然清楚东汉末年的状况——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难道说,自己辛苦打下的大明江山,也会重蹈覆辙吗?
“难道是宦官?!”
朱元璋突然恍然大悟,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立下的祖训,宦官不得当政。
难道说,在他死后不久,宦官就开始把持朝政了?
“没错!”
天雷龙的声音震耳欲聋,似乎要把所有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