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资本家?不,人民企业家! 第251章 航天从回收火箭开始?(1 / 5)

加入书签

    “上。”

    王诩的回答斩钉截铁,随即又补充道,“但是不急着上。”

    所谓“上天”,指的不是星速物流的机场和飞机,而是航天的天!

    国外的民营航天从2000年初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搞得如火如荼。

    欧罗巴的ArianeSpaCe、ISar AerOSpaCe、ROCket FaCtOry AUgSbUrg、SkyrOra,美利坚的蓝色起源BlUe Origin、火箭实验室ROCket Lab、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SpaCe X等民营航天公司,抢跑了十几二十年。

    尤其是SpaCe X,于2013年9月29日,成功完成升级版“猎鹰9号v1.1”火箭首飞,极度提振了国外投资者对民营航天、商业航天的信心。

    欧罗巴和美利坚纷纷加大对民营航天的投入力度。

    中国的航天事业,目前却依然没有民营企业发出声音。

    这种情况与过去的发展形势和现行的政策法规有关。

    然而发展形势是会变的,政策法规也能改。

    中国,并不缺乏民营航天的基础。

    至少在人才上,并不缺乏。

    据王诩所知,SpaCe X等国外民营航天公司里,华人和华裔科学家、工程师的占比非常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