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资本家?不,人民企业家! 第298章 “复兴之路”国家记忆光影工程(2 / 5)
bsp;邱松钊如实回道:
“《有个地方叫马兰》讲述的是1958年至1964年期间,马兰基地最艰苦的开创阶段的故事。
这个本子的特点是舍弃了宏大叙事,选择以基地建设初期的基层指战员、科技人员及他们的子女为叙事视角。
故事主线聚焦于基地保障部部长何玉山的家庭、工兵团团长徐远征的家庭,和科研人员项怀谨、李一婵的家庭,通过小人物和小故事来反映大时代与大情怀。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拍摄主旋律影视剧的思路,很值得肯定,也很值得期待。
不过本子初稿有些许不足和缺陷,在剧情结构和叙事节奏上有些失衡。
我们的编剧团队和剧本编剧经过讨论,对初稿剧本进行了一定删改。
剧本删改重点有这么几点:
1、强化历史背景与使命紧迫感,明确当时美苏核竞赛背景下我国面临的核威胁,突出基地建设的战略意义。
也就是‘美国人拿着一颗小小的元子蛋,在我们头上悬了好几年,动不动就要嚷嚷着对我们做外科手术’。
2、深化人物形象,避免‘高大全’和‘伟光正’。
我们希望展现有血有肉、有牵挂但依然选择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基层英雄。
3、平衡事业线与生活线,通过家庭情感、生活琐事折射大时代与大情怀。
4、突出科研攻坚的艰难,以真实还原的方式呈现马兰基地科研人员面临的理论封锁、工具简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