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8章 死亡原因(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的尸表损伤检查,张凯有了关键发现。他用强光勘查灯照射尸体颈部,在腐败皮肤的褶皱处,隐约可见一道环绕颈部的浅褐色痕迹。“这里有异常,”张凯用镊子轻轻拨开皮肤褶皱,“颈部左侧至右侧有一道宽度约0.8c

    m的带状压痕,压痕边缘不整齐,局部皮肤有轻微破损,破损处可见少量出血残留虽然腐败导致血液颜色变深,但仍能确定是生前损伤。‘

    小林凑近观察,疑惑地问道:“会不会是腐败导致的皮肤褶皱,或者被垃圾压迫形成的痕迹?”张凯摇头,拿出比例尺紧贴压痕测量:“压痕深度均匀,且在颈部形成完整的闭合环状,不符合垃圾压迫的不规则形态;另外,压

    痕对应的颈部肌肉组织有出血迹象,这是生前受外力压迫的直接证据,初步判断为扼颈或用带状物勒颈形成的窒息性损伤。

    “

    在尸体的胸部,张凯又发现了一处明显损伤。尸体左胸第4-5肋间有一个不规则创口,创口边缘有明显的挫裂痕迹,大小约3x2.5cm,创腔内可见少量黑色异物。“创口形态不规则,边缘有组织缺损,符合钝器打击特

    征,”张凯用探针小心探查创腔深度,“深度约4cm,已伤及肋骨,肋骨表面有轻微骨裂,说明打击力度较大。但创口处无明显出血,结合腐败程度判断,这处损伤可能是死后形成,或者是濒死期遭受的非致命损伤。’

    小林在尸体右手掌心发现了异常,掌心皮肤有多处不规则擦伤,指甲缝里嵌着少量黑色纤维和灰色粉尘。“这些纤维和粉尘要不要立即送检?”小林问道。张凯点头:“纤维样本要和现场发现的黑色塑料袋碎片、褐色纤维进行

    比对,粉尘样本检测成分,看看是否与垃圾场的灰尘或水泥碎屑一致这很可能是死者生前与嫌疑人搏斗,或者被拖拽时留下的痕迹。

    “

    为了确认死因和获取更多细节,张凯开始进行尸体解剖。他用手术刀沿腹部正中线切开,依次分离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腐败气体夹杂着恶臭瞬间涌出,小林迅速调整排气系统的功率。“腹腔内有大量腐败液体,约600m

    1,”张凯用吸引器吸去液体,“肝脏、脾脏已呈半液化状态,质地柔软,用镊子轻触即碎裂,符合死后7天的组织腐败变化;肠道内的内容物已完全腐败,呈褐色糊状,未发现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说明死者在死亡前8-12小时已进

    食完毕,结合死亡时间推算,末次进餐时间为6天前的傍晚6点至8点。

    “

    解剖胸腔时,张凯的动作更加谨慎。当胸骨被锯开,胸腔内部的情况逐渐清晰左肺上叶有明显的塌陷,肺组织呈暗红色,切开后可见大量泡沫状液体流出。“左肺组织有明显的淤血和水肿,肺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渗出,符合

    窒息死亡的病理特征,”张凯用镊子夹起一小块肺组织,“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