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年威海集训 7(2 / 4)

加入书签

杯就是偏离路线。马龙接过球拍示范,球拍与球接触的瞬间,仿佛羽毛拂过水面,乒乓球擦着杯沿精准穿过。

“这需要对旋转和力度的极致控制。”马龙解释道,“我们平时比赛追求速度和力量,但在某些关键球上,这种细腻的技术能成为制胜武器。”林高远若有所思,开始反复练习这个高难度动作,纸杯被碰倒的清脆声响在训练馆内此起彼伏。

跨性别对抗赛

下午的训练中,教练组安排了跨性别对抗赛。叶安诺与樊振东搭档,对阵孙颖莎和梁靖崑。孙颖莎的快速衔接和梁靖崑的暴力扣杀配合得天衣无缝,很快以大比分领先。关键时刻,叶安诺突然改变战术,连续使用改良后的“幻影旋切”发球,孙颖莎接发球连续失误。樊振东抓住机会,一记正手爆冲直接得分。

“好球!”场边的队员们纷纷鼓掌。肖战教练却叫住叶安诺:“你的发球的确有威胁,但衔接下一拍的速度太慢。记住,发球只是开始,后续的进攻节奏必须跟上。”叶安诺认真记录,在笔记本上写下“发球-抢攻衔接提速0.2秒”的目标。

训练间隙的交流

训练间隙,队员们围坐在一起交流心得。王楚钦拿着平板电脑,播放着日本选手张本美和的比赛录像:“这小姑娘的前三板太凶了,尤其是反手弹击,平均速度达到110k\/h。”陈梦凑过去仔细观察:“她的站位偏近台,我们可以用长球调动她后退,再突然变短球打乱节奏。”

叶安诺突然想起父亲的建筑力学理论,拿起战术板画图:“如果把球台比作建筑结构,我们可以利用角度和力的传导来设计战术。比如发向对方正手大角,迫使她大范围移动,再突然回球到反手直线……”她的分析让众人眼前一亮,马龙点头补充:“小诺说得对,我们不仅要拼技术,更要拼对空间的理解和利用。”

夜幕降临

夜幕降临,训练馆的灯光依旧明亮。叶安诺独自留下加练,她在球台两侧放置了感应装置,用于监测发球的旋转参数。第十三次发球时,仪器显示旋转强度波动控制在了4.8%,她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时,孙颖莎抱着两盒热牛奶出现:“就知道你还在练!快喝,补充点热量。”

回宿舍的路上

训练结束后,叶安诺和孙颖莎一起走出训练馆。夜色已深,训练基地的路灯洒下柔和的光晕,微凉的海风拂过脸颊,带来一丝惬意。两人并肩而行,拖着疲惫但充实的身体,朝着宿舍的方向走去。

“今天累坏了吧?”孙颖莎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

叶安诺微微一笑:“还好,累是累,但感觉收获挺多的。尤其是发球,终于有点进步了。”

孙颖莎点了点头:“是啊,你的发球越来越有威胁了。不过,别忘了肖教练说的,衔接速度还得再快点。”

叶安诺叹了口气:“我知道,我还在努力。对了,你今天反手拧拉调整得怎么样了?感觉梦姐的建议很实用。”

“嗯,我试了几次,感觉确实好多了。梦姐的经验就是丰富,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孙颖莎说着,脸上露出一丝佩服的神情,“她的建议让我对发力方式有了新的理解。”

两人一边聊着训练中的细节,一边走回宿舍。一路上,她们不时地分享着彼此的感悟和体会,仿佛这一天的疲惫都在交流中渐渐消散。

回到宿舍

回到宿舍楼,叶安诺和孙颖莎轻轻推开门,尽量不打扰到还在休息的队友。走廊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她们的脚步声,偶尔还能听到某个房间传来轻微的鼾声。

叶安诺轻声对孙颖莎说:“你先回房休息吧,我再去洗个澡。”

孙颖莎点了点头:“好,你快点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