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从赛场风暴到裁判哨声》10(1 / 4)
10月6日 上午 9:00 新德里飞往布巴内斯瓦尔的航班
飞机穿透印度半岛的晨雾,机翼下的恒河如一条泛着银光的绸带,在广袤的绿色平原上蜿蜒伸展。我将平板电脑支架调整到合适角度,屏幕上“2025年乒乓球亚锦赛团体赛”的橙色标题与窗外的晨光交相辉映。刚结束wtt中国大满贯的执裁任务,连收拾行李的时间都带着匆忙——作为国际蓝牌裁判,按照亚洲乒联要求,需提前一周抵达赛事举办地布巴内斯瓦尔,完成场地勘察、规则确认与职责分工,为即将开战的团体赛筑牢准备防线。
邻座传来轻柔的碰撞声,印度籍裁判阿尼尔·库马尔正将一杯冒着热气的姜茶推向我:“叶,尝尝这个,我们当地的姜茶加了少许豆蔻,能缓解长途飞行的疲劳。”这位头发花白的资深裁判,曾执法过三届亚锦赛与两届亚运会,袖口别着的亚洲乒联徽章已经有些磨损。我双手接过茶杯,暖意顺着指尖蔓延至掌心:“多谢阿尼尔先生,这次提前过来,最担心的就是团体赛的特殊规则和场地设备细节,毕竟和wtt赛事可能存在差异。”
阿尼尔笑着翻开随身携带的赛事手册,泛黄的纸页上满是他手写的批注:“你放心,我们一路可以慢慢核对。比如团体赛虽采用五场三胜制,每场五局三胜,但亚洲乒联今年新增了‘换人名额限制’——小组赛阶段每支队伍最多更换2名选手,且替换选手必须在赛前提交的10人名单内;淘汰赛阶段更严格,只能更换1人,还得在半决赛前完成报备。”他用荧光笔在条款下划出粗重的横线,“还有排阵要求,主队需在赛前1小时提交出场顺序表,且单打选手不能连续出场超过两场,这点和wtt团体赛的‘自由排阵’规则区别很大。”
我立即在笔记本上用红笔标注重点,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飞机引擎的轰鸣交织:“要是选手临时申请换人,流程上有什么特别要求吗?”阿尼尔指着手册第15页:“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由队伍主教练签字确认,还要经过裁判长审核。去年曼谷亚锦赛就有队伍临时口头申请换人,被直接驳回,影响了比赛节奏。”两个半小时的航程里,我们逐页梳理规则细则,从发球判罚尺度到鹰眼挑战次数,每一个可能影响执裁的细节都反复确认,笔记本上很快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注解。
10月6日 下午 14:00 布巴内斯瓦尔·卡林加体育馆
车辆驶入布巴内斯瓦尔市区,热带季风气候的湿润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两旁的凤凰木正值花期,橙红色的花朵缀满枝头,如火焰般热烈;卖花的小贩推着挂满茉莉花环的自行车穿梭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茉莉的清甜香气。卡林加体育馆矗立在市中心的体育园区内,白色穹顶采用印度传统莲花纹样设计,花瓣状的钢结构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场馆外已悬挂起巨大的亚锦赛宣传海报,中日韩三国选手的竞技身影格外醒目。
亚洲乒联裁判长拉吉夫·梅农早已在场馆入口等候,他穿着笔挺的白色裁判服,胸前的徽章闪着金属光泽:“叶,欢迎来到布巴内斯瓦尔!我们刚完成3号比赛场地的灯光调试,正好一起去检查,其他场地的基础检测也已完成初稿。”走进场馆内部,12张蓝色球台整齐排列在木地板上,工作人员正推着专业检测车逐台测量。“球台高度的标准是76厘米,目前已检测的10张球台误差都控制在±0.5厘米内,完全符合IttF的要求。”拉吉夫递来厚厚的检测报告,我顺手从裁判工具箱里拿出随身携带的高精度量尺,弯腰复核最外侧球台的高度——76.1厘米,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才在记录表上签下名字。
裁判器材室位于场馆西侧,推开门便看到整齐摆放的记分设备、秒表与挑边器。“记分牌的比分显示是否支持中英文双语切换?”我拿起一台记分器调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