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 8 章(2 / 4)
少需要十几天。
为路上方便,张青将家中的毛驴赠送给二人当做交通工具。张青夫妇手上本也不算宽裕,郁竺不好意思让他们破费,就将带出来的金钗留给了孙二娘。
武松则是拿着从张都监那里顺出来的金银酒器,和孙二娘兑了二十几两碎银,均交给郁竺保管。
因为郁竺的容貌惹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孙二娘给郁竺换了身男装,脸色也用土灰涂得暗了些,看起来真像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了。
孙二娘又蒸了二三十个馒头给郁竺,塞了一包袱,担在驴身上,悄悄告诉郁竺“好牛肉的,路上吃”。
一切准备完毕,已是日上中天。
孙二娘张青并肩站在柳树下,目送二人。
郁竺骑着毛驴,也侧过身子向他们挥手道别。
她知道和孙二娘早晚要在二龙山相见,心下虽然不舍,倒是没有太多伤感。
倒是武松频频回头,投身绿林后,车马难寻,书信难递,不知这一别,此生还能否再相见。
很快,茂密的荒林将双方的身影与视线彻底隔绝开,再回头已看不到那株老柳树。
武松轻叹一口气,声音瞬间被寒风带走,消散在天地间。
他收回视线,牵着驴埋头向东赶路。
行了十数日,一路还算顺遂,经过不少村庄州县,都没有看到张挂通缉“玉兰”的榜文,更不用说通缉武松,郁竺悬着的一颗心也渐渐放下来。
看来,终究也只是张夫人起疑,孟州城内缉拿她的告示应该就是张夫人要求的。
孟州道的那些大人们,怕是根本没拿正眼瞧她这个偷跑的养娘,跟谈不上将告示贴到其他州县去。
问了路人,原来已到济州郓城县境内,此处离青州二龙山不远了。
这一路上,郁竺和武松为了保险起见,未敢大张旗鼓投店住宿,都借宿在破庙中,此刻早已人困“驴”乏。
其实此时平民百姓出门在外,都说“宁睡荒坟,不住破庙”,主要就是怕有强匪流寇,不安全。
对此,武松表示“管他什么强人,都一刀砍做两段就是”。
而今目的地将近,又无两人通缉告示在身,郁竺便想在郓城县内寻一处客邸住下,好生休息一番。
武松也欣然同意。
二人牵着毛驴,在城内寻找住处。
因着郓城县本也是个小地方,开客邸的并不多,找了两家规模稍小的,竟然都没客房了。
最后,还是在城西找到一个大些的客邸,门前竖着一个招牌“久住赵员外家2”。
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