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 14 章(2 / 4)

加入书签

,夜风吹进,带来丝丝寒意。

    终于,当窗外最后一缕灯光消灭在视线中,郁竺披着衣服,穿过黑夜,独自来到签押房。

    既然白天没有工夫,那就用夜晚的时间补上吧。

    *

    点起昏黄的油灯,找出近几年的积案卷宗,郁竺一卷一卷仔细翻看起来。

    这些案件种类纷杂,人命官司、经济纠纷、土地争夺……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此时刑事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审案还是以口供为主,刑讯逼供也被法律认可。

    因此郁竺翻看下来,很多案件中,只要被告熬得过一阵打拒不招认,便难以定谳。

    且地方官府司法和行政一把抓,也无精力仔细探查每个案情,导致案卷堆积如山。

    郁竺将这几年堆积的千起案件,按照后世的标准大概分成了民事和刑事两个部分,并且将两个部分的案卷分别编号。

    然后,她又自己裁了两本小册子,封面上分别写了大大的“刑”“民”二字,用来记载自己翻看案卷的随笔。

    每个案件,先用黑笔简要概括出简要案情、症结,再用红笔在下方提出自己的见解、下一步的断案意见。

    如此下来,一个夜里也能过眼数十起积案。

    到了早上,再将案卷物归原位。如此几日,竟连吴胜都未发现有什么异样。

    只是郁竺眼下的乌青越发深重。

    衙里的公人这些日子和郁竺也渐渐熟络起来,见郁竺精神不济的样子,便调笑道:“郁姑娘夜间这是何往?莫非夜间还要侍奉大人笔墨?”

    说完,另外几个公人也挤眉弄眼笑作一团。

    郁竺是这衙署里,除了洒扫婆子外唯一的女性,且年轻,一干人就以打趣郁竺为乐。

    她也不辩解,笑着道:“你如此挂念我家大人,莫非欲弃你家大人而去?”

    那公人本是知府慕容彦达的人,两位上官关系微妙,郁竺这话似在给他挖坑,他碰了个软钉子,便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

    韦暄自到青州连日应酬不断,整个人仿佛已经置身迷醉之中,成日混混沌沌的。

    在东京,他担任着殿中侍御史,虽仅为七品之职,却手握纠察百官之权,又是天子近臣,自然前途无量。

    一纸调令,他被被派往这青州任通判,虽是升任六品,但是远离权力中心,实乃明升暗贬。

    故而,来此处的路上,他就在想,定要在青州好好干出一番事情,也好叫官家看看,早日调自己回京。

    可如今,上官慕容彦达对他态度暧昧不明,而他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