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 14 章(4 / 4)

加入书签

    说着韦暄指着一处朱笔书写的部分:“凡是涉及人命官司,需得官府找出此人犯罪的真凭实据,且不能是莫须有,定要排除合理怀疑,呃,这话虽绕口,但我懂其中的意思。”

    “至于财产类官司,谁主张何事,便需拿出相应的证据来,那证据,只要达到‘高度可能’之境,便可算数。”

    韦暄言罢,忍不住笑着用肘轻击了一下郁竺,待动作做完,他才惊觉有些不妥,但笑容却未曾褪去:“你这词儿,真是既新鲜又贴切,不知你是如何想出来的?”

    郁竺微哂:“我天马行空惯了,也不知道是否恰当。”

    “恰当!自然恰当!”韦暄连连点头,神色激动,“我原先便觉这州县官员审案拖沓,皆因他们拎不清轻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细细查问,人命关天的案子反而无从下手。可圣人说‘民事不可缓也‘1,百姓的事,事事都是要紧的,那我们自然是小事也得仔细过问,如此一来,又怎能面面俱到呢?“

    郁竺闻言点头,她所处的时代,司法制度比当下不知先进了多少,以她的眼光来看,这其中的问题自然一目了然。

    证据标准模糊不清,正是导致当下司法效率低下的一大原因。既然刑事科学技术一时难以提升,官僚体制她也暂时难以撼动,那便先从这边入手吧。

    为此,郁竺回道:“我正是想将这些案卷梳理一遍,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如此,日后断案之时,方能有所依循,统一标准而行。”

    韦暄兴奋地看着郁竺,他也未曾想到,自己一路上竟然意外捡了两个宝贝。

    武松的武艺之高超,已经叫他赞叹不已,郁竺更是深藏不露,竟有这般经世之才!

    想到此处,他连忙道:“我有一挚友,因直言敢谏,上书言事,不幸遭贬。他心中甚是苦闷,意志消沉。此封奏疏,我替他妥善保存至今。郁姑娘,烦请你帮他审阅一番,看看其中有何不妥之处,并赐以高见,指点迷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